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紧抓书籍-父母-孩子的三角关系

关键词:

来源:心之爱

发布时间:2019-09-11

想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文 | 心之爱/新雨流泉

(本订阅号第394篇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我经常会问父母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送孩子上学?”。

有的父母顿时语塞,他们好像认为这是个不证自明的公理,更多父母则不约而同地回答:“希望孩子能成绩优秀,将来读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我紧接着会问第二个问题:“你的孩子有每天阅读的习惯吗?”父母们的回答几无例外的是“没有!”或者会说:“小时候有,现在没有坚持下来!”

听到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我基本可以推断:学习对他们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苦的差事,他们的孩子在求学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挫折,中途辍学都不罕见。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人的一生几乎就是在处理无数个三角关系[最常见的三角关系是父亲-母亲-孩子],各个三角关系可能隐含更小的三角关系。三角关系不只是由三个人物构成,而是包含任何对个体产生影响的非人客体。

很多问题家庭都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即是没有把书籍作为好的客体纳入家庭系统,从而没有构建出书籍-父母-孩子之间互补而稳定的三角关系。


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我们会发现很多父母把孩子求学的根本任务从成长简化为成绩,将教育的功能解答“我是谁”降格为找个好工作。

这种简化给孩子带来无可言喻的压力并扭曲孩子的求学观。在这里,父母作为一个客体单元[教育理念一致]和孩子组成二元关系,深刻影响着孩子的心理表征和内在信念。若没有第三个客体的参与和竞争,父母观念和知识的局限性便难以得到修正和完善。


举个例子,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丛书影响数代人且不断更新,从心理的意义来说,这套丛书作为客体具备的解惑功能是每个家长和老师都无法替代的,孩子长期坚持阅读就相当于一个博学的客体参与家庭系统的运作,孩子渐渐会将之视为理想客体和效能客体,随时求助并内化为知识结构。

关键在于,父母是否坚定地挤出固定时间在这个客体与孩子之间建立情感联结,陪伴孩子阅读、探讨和消化,并深信它润物无声的功能。




俗话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经过时间沉淀的书籍作为客体更重要的功能是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深化孩子对人性的认知,从而提高生命的韧性。

长期阅读的习惯能最大程度地消除应试教育的毒素,并启动孩子的自我教育。保持长期阅读习惯的孩子能更多地在阅读中体验他人的人生,多维度地思考和觉察自己的人生,在广阔的精神世界中探索且自得其乐,故而他们即使有时感到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也能苦中作乐或自我激励。

只要父母具备基本的同理共情能力,他们便会最大可能地克服求学的挫折和苦恼。难怪以书籍为友的孩子厌学会十分罕见。与之相反,那些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即使学习成绩不错,也总会给他人单薄、执拗、自我中心和情绪化的印象,这源于他们的内化物太过单一,阅读贫乏造成内部表象空空如也。

父母教育无计可施,孩子陷入思维困局难以自拔,情感遇挫、成绩下滑、人际不佳都可能使之一意孤行地不想上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直言:“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的潜在差生。”我的理解是,这里潜在的差生不只是成绩而是成长的停滞。总之,对父母来说,要时刻甄选和善待书籍,将阅读习惯的培养作为家庭教养的重中之重紧抓不放,书籍-父母-孩子的三角关系会最大可能地为孩子构建美丽人生。

(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