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心理咨询,从来就不是一场救助
旨在为有心理困扰的人们提供专业、有效、个性化的心理服务,为每一位求助者量身定制一套治疗方案。
他到底爱不爱我
关键词:
来源:心之爱
发布时间:2019-09-07
恋爱中的“作”
是对自己情结的不断催眠导致的
文 | 心之爱/孙恩
(本订阅号第393篇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
作为心理咨询师,这是经常听到的话题:“我不知道他到底爱不爱我,能不能帮我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哪怕出现在朋友的聊天中,都非常难以回答。
如果你告诉对方,他挺爱你的,提问者马上能举出一大堆例子,证明对方不关心她、不爱她。但你如果说,那你们分开吧,她马上又给你讲,他上次送给我的礼物,我其实特别喜欢。讨论两个小时之后,仍然得不出一个“到底爱不爱我”的答案。求助者一脸困惑,回答的人无可奈何。
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找不到答案,其实因为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这个问题潜在的存有一种逻辑,对方要么是爱我的,要么是不爱我的,非此即彼。但事实的情况却并非这样,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很多时候是复杂的。对方有可能既爱着你,也不爱你,两者同时存在。
比如,一个男人,跟他妻子的价值观很匹配,生活方向很一致,但是妻子性格中有过度依赖的部分。大多数的时间他都感到跟妻子志同道合,有里有应,但是当妻子过度依赖的时候,他会产生厌恶烦躁的感觉。从这个男人的角度来说,他厌恶的时候,并不等于平时对妻子的爱就没有了,同样的,虽然他爱着妻子,但只要妻子的过度依赖干扰到他的生活节奏,他仍会感到厌烦。这份爱与厌烦,是同时存在并行不悖的。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明白,生活中确实是这样的。但为什么有些人会喜欢问“爱不爱我”这种问题呢?这种想不清楚,又很缠人的念头,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大部分的情况,是源于自己的“情结”,或者说,是被自己认可的,却又不自知的自我信念。
比如,一个人在很小的时候,总是感觉到“我不可爱”,这个“我不可爱”的感觉,他用语言说不出来,想说也很难说清,就只是存在这样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这种“我不可爱”的感觉,会如同鬼魅一般伴随这个人的成长。平时的时候,这个鬼魅不出现,当这个人开始在生活中感到自己有点可爱的时候,这个鬼魅就会出来作祟。他会跟你说:“不是这样的,你其实不可爱,如果你不信,你就去怎样怎样验证一下”。而且很见鬼的是,往往这个人去验证之后,就真的发现自己不那么可爱。(其实是因为,某个信念提供的验证方案,只会证明这个信念本身。对于这个例子,它只会帮你证明 “我不可爱”。)
当这个人在未谈恋爱时,ta偶尔会怀疑担心自己是不是“不可爱”,在谈恋爱之后,这份怀疑担心开始向对方身上投射,于是问题变成了:“他到底爱不爱我”。恋爱中有很多的“作”,其实都是为了验证求取这个答案。但这个问题本身是假的,这个问题是那个鬼魅控制自己的一种手段。
但是,如果你真的想捉住这只“鬼”,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因此类信念往往形成于个体生命中的早期体验,而语言期之前体验到的感受,很难被整理成语言,这些信息最初就不是以语言的方式和结构来输入的。
婴儿期接受信息的方式,其实更像催眠,但比催眠还要原始。婴儿几乎全盘接收着身边的所有信息,不加任何思维、分别、筛选、判断,只是接受下来。这些信息包括声音、光线、温度、气味、哭喊时是否有人回应、被抱起时是否舒适、奶水的味道、妈妈的眼神等等。婴儿会本能的尽全力适应环境,使自己活下来。同时也在一片混沌中反复确认着“我”是何物,“世界”是如何对待我的。
每个人在这个阶段所存留下来的自我信念是不一样的。像是“我是最重要的”、“我是被抛弃的”、“我得不到”、“我是可爱的”等等。这个最初的信念如果是正面的,这个人底子里就会让人舒服,愉悦。但如果最初的信念中存有负面的不舒服的信息,这个人会在成长过程中发展出种种的方式,来应对和包裹这个最初的不舒服。反过来说,亦是最初的这些未被意识化的自我信念,对一个人的影响最深最广。
小到生活细节,大到人生重大事件,往往无处不涵盖生命早期生活的影子。老话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即含有这个意味,同样说明了这个现象人们很早就观察到了。
再次回到“爱不爱我”这个话题。举例说明,其中的“情结”是如何影响自己与周围人的。在一个人进入恋爱关系之后,情结不断给主人抛出问题“他到底爱不爱我”。这个问题所起到的效果,并不是让主人思考这个问题,只是让主人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对方可能不爱我”这个主题上。主人越是把注意力集中于此,这个问题越是被放大,这个过程本身是一种自我催眠。当这个问题带给一个人足够的焦虑,并驱使他做出行动时,这些行动就将焦虑传递给了爱人。单次的焦虑不会构成太大威胁,但当很多次行动都在传达同样的焦虑时,作为爱人即便不能洞察这些情绪的真正来源,也会下意识的觉得不太舒服,想要避开。
而这份避开,对情结的主人来说,会再一次印证他心中的结论:世界果然是冷漠的,我果然是不可爱的。
这个自我催眠与催眠爱人的过程,就这样完成了。但这个过程下来,不能真的说明对方是否爱自己,只能说,这个信念再一次成功的驱动了主人,并且证明了信念本身。
所以,最简单的预防方法,就是识别出自己的哪些行为是在传递自己的负面信念,然后停止这个行为。换句话说,如果自己的某些言行,会催眠自己和伴侣进入负面信念当中,那么就停止这些行为。认识到自己会给自己挖坑时,可以先做的一件事是,停止挖坑。还可以适当的跟伴侣交流彼此心中的这些心理过程,让对方也知道,自己会在关系中制造那些沟沟坎坎,这样的交流能够起到修复和改善亲密关系的作用。
面对自己心中的情结/信念,“停止应对”这个方法不仅简单,且可以很深刻。真正贯彻这个思路并没有那么容易。
第一步,是先识别出自己的哪些行为是情结驱使自己做的事,属于自己对情结的应对,这个步骤需要一定的自省能力。
第二步,就是不再采取这些对自己不是真正有利的行为。一个人越是依靠某种应对方式,停止这种应对方式的难度越大,因为停止了应对,情结中带来的焦虑情绪就会更加明显,难以承受。但若真的能过了这个关卡,消化掉情结中的能量,情结对自己的牵绊就会减弱很多。也由于自己对自己的牵绊减少了,这个人可以更多的实现自己的理想。相应的,他也会感觉这个世界如同焕然一新。这份感觉很像是电影《阿甘正传》里所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你拿到的下一颗是什么”。这个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变得更加自知,心理健康,而且他开始对生活有更多的热情,他也真的可以在这个世界中寻找到更多的美好。
这样的一个捉“鬼”识“鬼”,学会与自己的情结相处,甚至将负面情结转化成为自己可用的资源的过程,就是心理学对人性与人生的一种理解。这样的一种视角,同样像是在说,自我与世界之间的那份联系,如此微妙。当一个人向内看时,当他在向内看的过程中寻获不一样的自己时,这个世界也随之变了。
这样的学科与知识,当然是希望更多人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幸福,这样的过程,说改变命运有点夸张,但确实会对一个人有深远影响。心理成长与蜕变的过程,同样需要细心浇灌耐心等待,不存在拔苗助长。因此,单次的心理咨询可能看起来费用昂贵,但是看到长程心理咨询的效果反而觉得物超所值。虽然西方人将心理学知识总结为学科只是近一百多年的事情,但心理行业与实践所借用的智慧,却是人性中亘古存在的。
(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