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一种必要的警惕:太像父母和太不像父母

关键词:

来源:心之爱

发布时间:2019-09-04

孩子终生都将背负着父母前行

这是永远不可摆脱的宿命


文 | 心之爱/新雨流泉

(本订阅号第392篇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个体通常通过内化和认同双亲的性格面向来面对世界,父母的不完美又总会给孩子造成不可避免的创伤,那些有着严重心理病理的父母更是如此。无论从心理特征或生物遗传来说,孩子终生都将背负着父母前行,这是永远不可摆脱的宿命。在漫漫人生路上,如果你活得太像父母或者太不像父母都可能是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在这里所谓的“像”不是长相、智商或者世俗成就,而是一种情感、思维和行为模式。太像和太不像,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人格特征的继承与反叛。


最令人们痛苦的是,从小经历父母严苛教育、语言伤害、意志控制、情绪风暴的个体意识上强烈地拒绝变成像父母那样的人,而又莫名其妙地变成父母的翻版,并在亲子关系上重复了上一代的教养模式。故而,总有人痛苦地说:“我变成了令自己讨厌的那个人[父母]”。

那些不情愿地变成了不合格父母的人是将父母内化为迫害、严苛的客体表征,对应形成受害的自体表征。受害的自体表征时常处于警戒状态,在人际关系中会产生神经症性投射,同时又因迫害、严苛的客体表征会带来力量感,从而使个体模仿[易激惹、冷嘲热讽、严苛]父母的行为,以防御软弱和受迫害的感觉。这就造成一个诡异的现象,内心相当虚弱的人,行为表现得过于强悍。特别是当他被赋予了父母了身份后,经常控制不住对孩子“施虐”,而后又为“施虐”而痛苦。



潜意识地强迫型重复已经上演了,那就是你在孩子心中的客体表征与父母在你心中的客体表征趋于一致,而孩子的自体表征和你的自体表征趋于一致。唯一不同的是,父母的身份使得这个模式实现了角色反转,即你在孩子心中成为迫害者。

对那些变得像“施虐”父母的人来说,当你的言行和父母太相像时,即使你在意识上感到痛苦,也要有意识地探索你从你的言行中获得了什么?或规避了什么?




第二种情况是,你变成了和父母截然相反的人即太不像你的父母了。这是反向认同机制在发挥作用,这种机制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情感破坏力与抗拒顺从自我挫败式家庭模式的内在压力,并力争去避免重复。然而,反向认同存在着一个问题,即倾向于矫枉过正,无一丝回旋余地。

他们将父母内化为迫害、严苛的客体表征,而未将之认同为自体表征,并表现出和父母截然不同的行为。“我发誓不要成为像我父母那样的人!”,他们将自体的一部分[攻击性]投射到强悍的客体上,总是认为别人会攻击你或者伤害你的孩子,而将脆弱的自体投射到孩子身上,总是力图避免伤害孩子,从而造成无法树立规则,稍微对孩子严厉一点都感到内疚,放纵孩子的不合理行为,同时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过于有教养,这实际上是你压抑了你的攻击性。

总之,无论我们太像和太不像父母都是拒绝父母和拒绝自己,简化人性的极端方式,而回避真相和体验。当我们不再刻意继承或反叛父母时,你就真正地解放了!

(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