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长大后我不会成为你

关键词:

来源:心之爱

发布时间:2018-09-26

很多影视剧总会在大结局尾声将剧情推向高潮:一位因历史原因或偶然事故未能实现梦想的母亲(比如一名曾经有潜质的舞蹈演员),经过残酷训练把女儿推向国际舞台。谢幕时,台上的女儿弯腰鞠躬,全场观众起立,鼓起雷鸣般的掌声。台下的母亲泪流满面,笑着擦拭泪水,幸福地享受着这高峰体验的时刻。


编剧通常会在剧情中向观众呈现两点,一是这个孩子在父母替TA选择的领域内天赋异禀,二是TA是发自内心喜欢这个领域,即使有时偷懒也是少年天性使然或对父母残酷训练的对抗。导演通常会通过以小见大的事件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随后孩子便玩了命地追逐父母未竟的梦想,仿佛与父母融合至你我不分的地步。两人合体,梦想再不实现简直人神共愤了。


 

孩子对父母的理想的认同本身并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是否能将父母的期待和个人特质整合进人格,父母是否用温和真切的情感为孩子围铸成一个安全港。在影视剧中,编剧基本将这两点进行了整合。

然而,现实中父母和孩子将以上两点(个人喜好和天赋)进行整合非常艰难,孩子对父母通常是敬畏(敬而远之,畏惧害怕)而不是敬偎(敬重依偎),孩子替父母背负沉重的梦想,多半会给两代人造成难以修复的心理创伤。

 

孩子的理想和父母的期待并不一致,意志的对抗会使父母变成压迫者,孩子成为被压迫者。言语伤害和行为操控使父母的形象从可亲沦落为可怕,极大损害了孩子对他们的理想化。为了一个压迫者的情感负责,为了一个羞辱你的人的梦想奋斗,使孩子处在理智和情感的分裂中:人的本性告诉你“你恨父母”,社会教化和良心告诫你“你得理解父母”、“父母都是为你好” 。对“父母化了的儿童”来说,他们还时刻要照顾可怜兮兮的父母的喜怒哀乐。

背负沉重包袱的孩子的孤独或许可以用逃跑计划的《星空中最亮的星》来形容:“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听清,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独和叹息”。可惜的是,父母没有成为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



不少“为孩子而活的父母”,以彻底的自我牺牲,用自怨自艾、牢骚满腹逼孩子为他们而活,服从他们的意志。简单地说,就是有意无意地用牺牲换取对孩子的控制权。他们惯用“时间置换到未来”的防御机制,将幸福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

布莱克曼这样解释这种防御机制:“你一直想象着‘只要……’或者‘有朝一日……’某些东西将会是如何的美好。这些幻想能避免你对无法实现的东西感到悲伤,和避免你在自己当前的生活中体验到愉悦感(受禁止的)。”

“为孩子而活的父母”通常利用这种防御回避不成功带来的悲伤和失落,同时又可以让自己过得苦大仇深,试图激发孩子奋发图强。布莱克曼建议我们这样敲醒他们:“打破他们的过度期望,对破坏的结果进行分析,促进因而产生的哀悼,以及重建引起这个对过度期望的需求的早年脚本。”就是说,让孩子背负起他们的期待到底是他们的需要(探索早年脚本产生的影响)还是孩子的需要,他们得承认他们的孩子极有可能平凡乃至平庸,并为他们理想的失落而哀悼。

—————————

心之爱 | 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