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问:
心之爱咨询师答:
作为人,大家普遍都具有期待将自己内在的世界向外部进行表达的需要,这既是能够呈现出自己存在的需要,同时也会因着不同程度的表达而向内重新对自己产生一些整合的需要。
不同的表达需求决定了我们选择不同的接受对象。
相对陌生人来说,朋友会与我们有更多的接触与交集,在让我们感觉彼此因联结而产生出归宿感的同时,也会相互构建出一系列复杂的情感与现实交互网络。
在这样的网络中,我们既感知到彼此的联结,也感知到彼此的牵绊与竞争,甚至是防备与敌对的情感。
彼此既有心理层面的相互投射,又有着现实层面的复杂联结,这让我们既需要近的关系,同时也需要彼此有一定的距离与边界感。因此我们在面对朋友时,更容易以一种彼此适合的距离感进行互动与交往,这样彼此才是安全的。
说什么与不说什么,本能地进行着选择与取舍,这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彼此关系的维护。
对于陌生人,彼此现实之间基本没有交集,之后也难以有继续交往的可能,或者在面对一个陌生人开始倾诉时,我们的内心已经在默认未来将不会再见。
面对这样的人群,我们会更容易放下内心的担忧与羁绊,更容易将对方放到自己所投射出来的意象中,其实某种程度上,面对陌生人进行倾诉,更像是自己与另一个自己的对话,双方在现实层面没有了交集,不具有彼此现实利益的牵连,更容易实现心理层面的互动交流。
——刘丽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