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心闻 | 中国家长的集体焦虑,有解吗?

关键词:

来源:心之爱

发布时间:2021-04-23


原创文章 转载请联系开白

热播剧《小舍得》自开播以来,贡献了很多热点话题,特别是对当前教育问题的真实反映,深深戳中了家长们本已脆弱的心。

剧中的情节几乎原原本本还原了生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自己在生活中的影子,真切感受到中国家长的集体焦虑。

鸡娃妈妈的日常

第一集开始,观众就感受到了浓浓的鸡娃氛围——在家宴上,田雨岚让儿子背圆周率到后面2000位,真真是极品妈妈。

在田雨岚那里,什么都没有分数重要:

举报钟老师是因为儿子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她怀疑老师在外面私自办班开小灶。

为了让儿子获得充足的教育资源,考上翰林中学,她让儿子竞选班干部,这样才会有一份体面又有竞争力的简历;她找儿子的班主任“走后门”,想给儿子争取一个班干部的名额;被拒绝后,又笼络其他同学的家长,好在选举的时候为儿子多拉些票;还亲自下场写竞选稿,调教儿子声情并茂地演讲出来。

为了进金牌班,她不惜舍弃面子给钟老师赔笑脸、送钱;这条路行不通,就想办法买别人的名额;再不行找公婆,想用钱来砸开金牌班的大门;钱不好使就使用权利,请继父出马去疏通关系。

……

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挡她的进阶之路,包括儿子的疲惫和自尊。

只要成绩有进步,哪怕老师对孩子的羞辱她也可以置之不理;孩子唯一可以喘息和快乐的机会——踢足球,她毫不犹豫地强行剥夺;因为压力和委屈,孩子常常不自觉地抠手指,明显加深的伤口她从来没有注意到。

你身上有田雨岚的影子吗?

田雨岚的急功近利固然有她自己深层的心理原因——从小丧父,跟着妈妈漂泊,缺乏稳定的生活和内心的安全感;母亲的“小三”身份让她受尽白眼,甚至在婆家都抬不起头来,内心有着深深的自卑;丈夫每天无所事事,在啃老的路上越走越远,必须仰仗婆家的生活让她非常委屈、不甘,没有安全感。

唯有儿子的成绩是她可以倚仗的骄傲,能减轻她的焦虑,让她扬眉吐气,这是她唯一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的来源,所以她才会死死盯着儿子的成绩,没有丝毫懈怠。

但田雨岚恐怕不是个例,现实中的“海淀家长”“顺义妈妈”想必也不是某个地区、某类家长的统称,而是集体焦虑的中国家长的典型代表。

我们在田雨岚身上多多少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孩子放学回家,我们是不是也先问“作业写完了吗?”却没有关心过这一天孩子有什么感受和情绪;孩子被批评时,我们是不是也常常以“这都是为你好”为理由,责怪孩子太过玻璃心?我们是不是也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孩子是否有前途的唯一标准?

这样的教育观念真的对吗?中国家长到底怎么了?这一代家长的焦虑从哪儿来?

不独立的家长

被捆绑的孩子

每每谈及学习的目的,我们和孩子常常有这样的对话:

只有努力学习才可以考上好的中学、好的大学。

可是考上好的大学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找一份体面的好工作。

找一份体面的好工作是为了什么呢?

这样才会有人尊敬你、看得起你,才有成就感。

为什么一定要别人尊敬你、看得起你才有成就感呢?

因为只有别人看得起你,才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无论我们找出多少努力学习的理由,恐怕上面的逻辑才是我们最底层的信念吧!

我们总是活在别人的评判和标准里,却迷失了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和自我。

我们的自我没有发展好,人格不独立,总是和其他人融合在一起——小时候和父母捆绑在一起;成家后和伴侣融合在一起;有了孩子后和孩子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大多依靠外在的评价,别人说我好,我就觉得有面子、有价值;别人说我不好,我就觉得自己很糟糕,无可救药。

这种没有自我、过度融合的情况也发生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比如把自己生活的重心和关注全都放在孩子身上,甚至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就会对自己充满怀疑,觉得自己很失败,继而把内心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家长的自我怀疑和自我攻击会被孩子敏锐地感知到,承接过来,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

另外,太失去自我的家长,把自己所有的人生都放在孩子身上,可是,没有哪个孩子能够承担这样的重任,肩负起两个人的使命和生活。于是才会出现人人羡慕的鸡娃却选择默默自杀的悲剧。

前段时间张一得的悲剧就是如此。他的父亲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写书,记录和孩子相处的点滴瞬间;保留孩子穿的第一双鞋,保管孩子所有的奖状和奖杯;为孩子拍摄了20万张照片,还建了一个博物馆;每天为孩子做不重样的饭菜,一做就是十几年……父亲的全部人生就是他。

这种高融合的人生,对孩子而言,或许太让人窒息。

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

这是一个看上去人人都在内卷的焦虑时代。

我们都在为孩子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更多更高的人生机会而努力,炫耀孩子拿到了常青藤offer,考上了北大、清华,去了985、211;却鲜少人真正关心孩子究竟掌握了什么真实的能力,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如何成为身心健康的、幸福的人。

教育的本质,究竟是培养一个个出人头地的“成功者”,还是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安住在自己的位置发光发热?

是不是大学教授一定比清洁工更高尚或更幸福?

是不是牵牛花一定要长成兰花才有价值?

是不是兰花一定比牵牛花更高贵?

只有家长人格独立,做事不再依赖外在的评价和标准,才能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家长期待中的样子。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人天生就是有理性的,能够自立,对自己负责,有追求美好生活、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本性;而且有潜能自己去解决生活问题。

我们放下自己的期待和投射,把孩子交托给他自己,他才可以真正为自己而活,实现他自己。或许,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

存在主义也秉持着这样一种态度,把人放到整个生命历程这个更大的背景中去理解。站在这样的高度去思考人生和当下,考试成绩就会变成一朵小小的浪花,在人生的大海里,我们还有无数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