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丧失是依赖者的命门

关键词:

来源:心之爱

发布时间:2020-07-15

分离和失去

是人生永恒的课题

作者:新雨流泉

人生就是一场分离和丧失之旅。从呱呱坠地﹝离开母亲子宫﹞到独立行走﹝离开母亲怀抱﹞,从脱离原生家庭到外求学工作,从恋人离去到成立小家庭,从风华正茂到老态龙钟﹝丧失容颜健康﹞,直到生命终点我们完成最后一次丧失。

在这场分离和丧失之旅中,与最亲密的人的生死离别最是刻骨铭心,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会坚信时间治愈一切,成长带来自足。然而,当我们的精气神黏附在所爱之人的身上,完全仰赖于他们爱的供养时,我们就和他们形成了一种共生性的亲近关系,他们的离去就会带走我们的灵魂,我们便失去了全世界和自我存在的意义。这就是一个依赖者难以遁逃的命运。

玛格丽特·马勒提出,六个月前的婴儿处于正常共生期,之后的共生都是病态共生。处于共生关系中,一方面是极度亲密,“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们不分你我,不分彼此。”如果感觉一旦有分离,就意味着共享的共同自我就会崩解。依赖者永远感到自己是一个需要和母亲共生的婴儿,从母亲的脐带汲取养料。

人们都说面对丧失唯有哀悼:“哀悼丧失,活在当下”。对于依赖者来说,共生信念——“没有你我活不下去”导致难以完成哀悼。他们永远活在对往昔的回忆和未来的恐惧之上,回忆往昔是难以放弃依赖的幻想,恐惧未来是害怕找不到一个共生和依赖的对象。倘若找到一个貌似合适的对象,他们情愿待在一段不平等的关系中难以自拔,毕竟他们太害怕丧失了。“不平等的关系,总比没有关系好。”

卡伦·霍妮指出,依赖者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在生活中会不断演变扭曲,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感情无关的。在这里“与真实感情无关”,笔者愿意理解为依赖者将亲近对象太过理想化,把他视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并展现出一种欲望,把做重要决定的责任全部都推给亲近的对象。而一旦把一个人理想化,这个人变成美丽的幻象,他们就会紧抓不放。

最后把宫崎骏的话送给大家:“不要轻易地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的精神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