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心视角|《隐秘的角落》之隐秘的成长需求

关键词:

来源:心之爱

发布时间:2020-07-14

心视角|《隐秘的角落》之隐秘的成长需求


心视角|《隐秘的角落》之隐秘的成长需求


严良

父亲吸毒,打架斗殴进了监狱,因为戒毒精神出现问题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孩子在父亲进了监狱之后被警察送到福利院,十六七岁的时候从福利院逃出来,从福利院还带出来一个小姑娘,为了生存,住在休渔期的渔船里。

朱朝阳

父母离异,孩子从小跟母亲一起生活。孩子成绩优秀,每次考试都能拿班级第一,但几乎不跟同学说话。乖巧懂事,母亲不在家的时候可以自己生活,很少让母亲担心。父亲离异后组建新的家庭,孩子偶尔回去找父亲吃饭,并向父亲展示自己的成绩单。

两种情况的对比之下,你是不是对严良的未来产生更多的担心?认为严良的成长环境比朝阳要恶劣很多?

严良,他丧失的是爱的客体。 朱朝阳 ,他丧失的是客体的爱。

1

剧情里面两处关于爸爸的细节:一个是上树去摘儿子最喜欢吃的梨,另外一个就是紧紧的拿着梨子,听到对方叫自己爸爸,知道对方是自己的儿子的时候 才伸出手,把梨子递了过去。随后就是严良边哭边大口地吃着梨子。

心视角|《隐秘的角落》之隐秘的成长需求

爸爸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自己,那份爱定格在那里,从来没有变,所以在严良在对待普普和朝阳的时候是能够给予爱和关怀的。

人活在世界上总会失去爱的客体的,我们无法把所有人都留在身边,总会有人来,也总会有人离开。虽然一个人已经不在你的生命中了,不意味着他就永远离开了。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脑袋会出现父母当时说的那句话,浮现父母在世时温馨的情境,就会擦干眼泪, 继续前行,父母还活在心中 。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这就是客体的爱的作用。只要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健康的,当父母离去的时候,这个孩子是有自愈能力的,他会慢慢地从伤痛中走出来。

丧失爱的客体对人的伤害是存在的,但形式比较单一。 在接下来的人生中,没有一个更好的人去陪伴你,去抚慰你 ,但当你在未来遇到一个真正爱你的人,这一部分的爱会投射到这个人身上,依旧会幸福地过一生。

2

朱朝阳父母离异,但从小长在父母身边,他被母亲控制,又得不到父亲的爱,相当于丧失客体的爱,基于他这样一个原生家庭的生长环境,朝阳面对的内心冲突远远多于严良。

朝阳的爸爸虽然一直都会给朝阳金钱上支持,并且以孩子学习成绩好为向别人炫耀的资本,虽然能建立孩子的自尊自信,但这真的是一个孩子期望在父亲身上获得的吗?

心视角|《隐秘的角落》之隐秘的成长需求

丧失客体的爱是一种病态的互动关系,是父母都在你身边,但你渴望得到爱却感受不到爱的挣扎、是想逃离又走不出去的矛盾。长期在这种互动关系中,孩子的内心是会撕裂的,很容易发展成为边缘型人格。

这种客体存在 但缺少爱的情境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

  • 虐待

  • 性侵犯 性骚扰

  • 情感虐待:“你这么差劲”“你不行”“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又做错了”,这些话可能是父母在情急之下无意说出口的,但对于孩子的人格塑造却有很大的影响。

  • 父母的忽视:只给钱,其他都不管。因为工作忙从来不参加家长会。

有很多父母死撑着破碎的婚姻,要等到孩子高考完以后,才选择离婚。孩子对于爱的感受是敏感的,到底是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苦苦撑着,还是孩子为了父母的感情挣扎忍受着?单单为了孩子的学习维持没有爱的婚姻,不如花点心思各自多给孩子多一点真实的爱。

3

我个人认为丧失客体的爱会比丧失爱的客体更严重一些。爱永远比客体本身更重要。失去爱的客体其实是每个人迟早都会面对的冲突,身边总会有人离开自己,但把爱留在了你的心里,在之后遇到合适的人,你之前丧失的客体是可以被替代的,原来失去的爱可以被找回。而失去客体的爱,更像是父母双全的孤儿,他们渴望着永远得不到的关爱,内心永远处于冲突之中。

对孩子真正的爱永远要以孩子的感受作为衡量标准。

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孩子能真切地体验到父母的爱,这种爱才会滋养孩子的心灵。如果孩子体会不到,那这种爱就是错位的爱,是父母自以为是的爱,父母需要调整表达爱的方式。真正爱孩子的家长需要时刻体察孩子对爱的感受,避免让孩子成为父母情绪的容器,压制自身的合理需求。

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才是真正的爱。

本文分析只根据《隐秘的角落》剧情进行分析,不涉及小说及其他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心视角|《隐秘的角落》之隐秘的成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