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缺少归属感的当代婚姻 | 追求幸福的路上我们遗忘了什么

关键词:

来源:心之爱

发布时间:2020-05-06

作者:心之爱心理/孙恩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现代婚姻

缺少了什么


本末倒置的追求


1938年,哈佛大学开始了一项长达75年的“格兰特”研究,这项研究跟踪了724人的一生,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这项研究的结论:拥有高质量的关系,是获得幸福的关键因素。这项研究结论,初读有些鸡汤。但或许就是这样一个很简单的结论,可以帮助很多人走出当下困境。

用一个比喻来说,一个人的成长,就像一颗树,成长过程中是需要养分和动力的,对一个人来说,金钱、事业、健康等等,是这颗树上的果实。而一个人的安全感、归属感,是这棵树的树根。当一个人可以在关系中很好的获得安全感、归属感时,他自然就获得了成长所需的养分。

当今的人很容易感觉到疲劳,是因为很多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将大量的注意力放在了追求果实上,却忽视了对树根的培育,本末倒置的追求当然会使幸福显得遥不可及。从心理学上来说,安全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要,满足了基本层面的心理需要,才有动力进行更高级的活动。

对于这一点,徐峥的《泰囧》可以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徐峥饰演的是一名商人,当他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金钱和成功上时,他的旅途显得处处波折,诸多不顺,但是他身边的王宝强一直在用幼稚可笑的方式提醒他一件很严肃的事,脱离了关系的成功是孤单苦涩的,回归关系,身处关系当中,哪怕是平实的生活都会变得幸福甜美。

被誉为黑帮片鼻祖的《教父》也在显示着同样的道理,老一代教父面对外界你死我活的争斗,可以杀伐决断毫不手软,是因为他感念家人,想要给家人最好的爱,为此可以背负杀戮与争斗的巨大风险。新一代教父从来不缺乏果敢和手段,但是当他背离了自己的妻子和兄弟,以为事业成功可以代替一切时,却发现自己陷入了难以想象的困境,当他失去自己的女儿才明白,没有了心爱的人,收获再多的胜利也没有什么意义。

成功的果实总要与关系中的他人共同品尝,才显得格外香甜。孤单的人不容易留住财富,当没有人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之时,人们总要折腾一些事情才能找回一些意义感。而身处安全感、归属感的关系当中,即使吃苦也会觉得值得,当自己的付出被不断认可,就会产生更多的动力来面对困难。孤单的人可能会晚睡,因为从生死本能上来说,你不知道自己这次闭眼会通往何地。身处关系当中的人会更好眠,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还在另一个人的心中。

焦虑孩子学业、嫌弃老公赚钱少、工作遇到阻力、老人身体健康,这些生活问题都连带着关系问题,将关注点回到关系当中,问题就有望得到解决。当父母只关心成绩不关心孩子时,孩子会感到失落并且容易早恋,他会本能的想寻找一段关系来为自己充电。若父母关心孩子大过关心成绩,孩子的关系需要就得到了满足,他会很乐于展现自己的能力与天赋,学习态度会变得积极,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成绩是亲子关系的一个果实。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关系,良好的婚姻关系,使双方有更多的心理力量来面对工作,事业成就是婚恋关系的果实。获得理解与陪伴的老人,会用更积极的态度来维系健康,因为他感觉到自己仍是被喜欢被需要的,健康是家庭关系的果实。


文化与当前的婚恋现状


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文化中科学、民主的精神,反思传统文化的弊端,取精华去糟粕,现在仍有必要在婚恋关系上进行文化反思。

当下的婚恋观当中,“爱情”是占比很大的因素,很多人坚持单身或走入婚姻的原因,就在于“爱情”。但我们当下所追求的“爱情”,也许只是西方文化中的一部分,民主精神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中国人在观念上和法律上都做了改变,要打破传统,获得“恋爱自由”。

但婚恋本来就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一个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会有五个不同的层面: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宿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一个人的低级需要被满足之后,才会更有动力去追求高级需要的满足。

非常值得反思的是,当今的很多社会婚恋问题,是否反应着当前的社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错误解读了爱情的实质。从需求层次角度来说,如果一段爱情可以给予双方很好的归属感,满足归宿需求,那么这段关系已经完成它的最主要任务。可以说,能够给彼此带来归属感的爱情,就是好爱情,因为双方的归宿需求满足之后,他们可以去追求更高级的人生目标了。

但现实情况是,有很多人在自由精神的影响下,开始了自己对爱情的误读,认为爱情应当是寻找灵魂伴侣,或对方应当一直很爱自己,或自己需要找一个很让自己崇拜的人等等。简单来说,这些需求都可以被归类为人格发展过程中需要获得的养分,但是缺失这些养分的人,就很可能将其混淆到对爱情的理解当中。

例如,对寻找灵魂伴侣而言,这是一种获得深度理解的需要,一个人在获得深度的理解与认可之后,才会获得一种自我确信感,这种来自他人的确认,将一个人从彷徨的想象层面的自我认知当中拉出来,使这个人有勇气使用并发展自己的潜在特质,成为自己心底想要成为的人,这种深度的理解,原本仅仅人格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养分。

希望对方一直很爱自己,可能是源自于一个人内在的“我不被爱”信念,因此需要另一个人始终为自己提供很多的付出,否则自己难以抵御心中那些负面的不被爱的消极信念,但这原本就应当作为一个心理问题进行探讨。

需要找一个让自己很崇拜的人,这种感觉同样不属于爱情,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需要对他人进行“理想化”。在“理想化”的过程中,一颗心灵会建立基本的是非好恶,这些基础的是非好恶就成为这个人的心灵骨架,搭建起稳定的心理平衡,为他之后吸纳更丰富的人生观做准备,提供一个人最基本的底气。也正是经由“理想化”,那些原始的未分化的心理能量有机会转变为明晰的可指导生活的心理品质。“理想化”有利于个人心理成长,但不应当与爱情混淆。归属感是爱情当中的长久刚需,“理想化”是心理成长的一个阶段。

稍作总结,西方文化中的“自由”元素,给了每个人充足的空间,将自己的心理问题投注在婚恋关系上。但是仅仅拥有“自由”也使很多人更加迷惑,“爱情”在无形当中已经替心理问题、人格不健全背了太多的锅。

即使抛开人格因素,两个人格非常健全的人,其爱情仍然是具有不稳定性的,如果某一个人是依据爱情选择婚姻,那这仅仅是这一个人的人生故事,但如果社会文化指导人们依据爱情选择婚姻,忽视了归属感的重要性,社会整体出现婚恋乱象似乎是一种必然。

反观传统的婚姻文化,婚姻是立足在生存需要和归宿需要的基础上的。男人赚钱养家,女人照料家庭养育后代,首先满足生存需要。其次无论吵架闹矛盾甚至感情出现危机,离婚一定是最后选项,因为只要关系能够继续下去,一家人的归属感都仍然得到保障,应该说并非过去的人没有勇气、不追求爱情,而是中国古人早就懂得需求层次理论,知道归属感对一个人来说,是更底层更基础的心理需求,因此文化上更重视婚恋关系的稳定,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信义。

所谓文化,说到底就是一个民族对人性有怎样的理解,在理解人性的基础上治理人性。治理的过程中,既应该满足人性的需要,又应当对人性有所约束。倘若文化制度对人性的需求满足的不够,那么它就以扭曲的形式出现在社会上,诸如娼妓、未婚同居、小三、高离婚率、独身主义、渣男渣女文化,这些现象没有一个是指向归属感的满足的。这说明当前文化对人性的理解不够深刻准确,但是每一个人的人性都没有问题,千百年来的人性是未曾改变的。


0P8Oc4KK0z.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