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孩子是教育出来的可能是天下父母一个严重的误解,这种误解缘于过于简化了教育互动和孩子天赋之间的极为复杂的关系。
我倾向于相信,尊重孩子的天赋气质,保证相对固定的作息,再静待花开可能是比刻意培养孩子自律的更靠谱的策略。
若想依靠频繁的说教、督促和指责培养孩子的自律性,那只能说是一种简单粗暴的白日梦,而且极可能变成一场噩梦,这源于里面可能潜藏着父母难以察觉的自恋控制、失落梦想、内在创伤、等级认同。
即使你疯狂学习家庭教育和心理学知识,几乎不犯严重教养错误,亦不能保证你就能教育出一个自律的孩子。
我们务必明白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有效的教育策略,你的言行对不同气质的孩子将产生难以预料的情感表达和情感防御。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孩子你可能只要温和坚定提醒一句,他就能自动且自律地行动起来;有的孩子你可能用尽了心思,他都难以进入自律状态。
有的孩子天生对自律和秩序就有很高的接受度,有的孩子对自律就像炼狱。我相信在孩子的天赋气质面前,刻意培养自律“人定胜天”就是最盲目的自大。
有人可能会相信通过自己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一个自律和健康的孩子,而且事实证明孩子成年后确实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值得肯定的是,你很大可能的是没有犯下严重错误。
可是,这依然不能说明你的养育方式适用于别的孩子,而更应该感谢的可能是上天赐予你一个对自律接受度高的孩子,如果让你用同样的方式来教育气质截然相反的孩子,结果可能适得其反。这样的情况在二胎家庭里发生并不罕见。
当你疲惫不堪,孩子的自律性依然不那么高时,就可能提示你管得太多,你的自律标准过于苛刻,或者你的孩子压根就不属于自律型的孩子了,除了顺其自然,真的别无他法。
最后,我们可能还要思考:人/孩子活着为何就一定要自律呢?孩子在最美好的年华放纵点,只要不因不自律损伤学习生活和社会功能不就行吗?
——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