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献出“爱心”前,
问问自己是你的需要还是对方的需要
文 | 心之爱/陈珂含
(本订阅号第415篇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
写下这些文字时,感觉心里沉甸甸的。
这篇文章不是在针对什么人,只是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心理咨询师想如实地表达出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以及对于“助人”的反思,更是表达对海灵格这位智慧老人的尊重和对那位“天使”的深深感谢。
在刚刚结束的海灵格杭州工作坊会员活动时,一对夫妇带着他们患自闭症的女儿向海灵格夫妇提问,如何让女儿好起来?
索菲让父亲对女儿说:我尊重你的选择,尊重你如你所是。
父亲拿着话筒看着台上的索菲说了两遍,索菲让母亲也同样这样做,母亲接过话筒眼睛仍然看着台上的索菲。
母亲的声音让我忍不住转过头去仔细地观察:她的声音像来自于一个七八岁的女孩,纤细无力,眼神迷茫而无助,她一遍遍对着台上重复着那些话。
迷惑的表情使人忍不住怀疑:她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她在说给谁听?
在父母说那些话的时候,场上的摄影机一直对着这个家庭,从画面中看到女儿一直低着头,从始至终。
当父亲将女儿的头强行抬起来时,女儿的嘴紧紧地抿着,眼睛紧闭着,可以看到她脸上的愤怒和无奈。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这个家庭吸引住了,毕竟带着“重病”的孩子出现在这样的公众场景中的家庭还是很少的,如果这个孩子在这里被“治愈”,那将会鼓舞所有在场的人。
女孩儿一直低着头,索菲建议给她改个名字,叫“阳光”或“奇迹”,话音刚落,场上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和掌声,我突然意识到“奇迹”是所有人想要的结果。
大屏幕上女孩儿的头更低了,父母抓住她的手让她和大家一起拍,我凝视着女孩,内心里有一种隐隐的愤怒:她需要这些掌声和欢呼声吗?究竟是谁需要?
掌声停止时,索菲对那对夫妻说:“放开那个孩子吧,你们这样做只是在滋养你们自己,当你们这样做时,便拿走了这个孩子仅有的生活下去的希望。”
这一刻,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气……
第二天上午,那对父母被选上台做排列,惊心动魄。当母亲在台上被代表“女儿”的学员从“死亡”中拖出,母亲将台上“女儿”的手一次次甩开,闭着眼睛躺在地板上嚎啕大哭,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肯睁开眼睛面对眼前的一切。
索菲对母亲说:你才是真正的自闭症,你从女儿身上索取的够多了,需要治疗的是你。
不知什么时候,坐在台下一直低着头的女孩儿抬起了头,索菲及时打断了刚要响起的欢呼,直到结束,她一直望着台上。
坐在台下,泪水一直在流,从眼睛流进了心里。
听说那天会员活动结束后,一些“有爱心”的治疗师留下来为女孩做“治疗”,有人在朋友圈里将自己给女孩做“治疗”的照片贴出来“祝福”女孩。
我很难想象那个女孩是怎样面对那些“爱心”的,在她宁静的世界里突然闯入这么多陌生人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谁在疗愈谁?
或许在我们准备献出“爱心”时,可以停下来问问自己:这是TA需要的吗?这是我的还是TA的需要?
我想,这个女孩是上帝送给所有在场的人的一份礼物,她带来了希望,她滋养了我们每一个人,她是一个天使。
(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