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问:
孩子一听「赶紧做某事,不然就没法做另一件事了」这种话,就会哭喊「我要做」但就是不做,应该怎么办?
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师答:
可以感受到你做为父亲,面对孩子当下的困境。
心里意愿和实际行动反着来的状态,让你深受困扰,你想了很多的策略,也思考总结出一些具体的场景,期望可以对症下药,寻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希望孩子能够做出改变,需要先去了解与理解孩子的感受与想法。孩子的言行均来自他内在的感知觉系统,以及根据自己的感知系统得来的经验总结,得出一系列的思考逻辑与判断。
当孩子明知道该睡觉了,自己也需要睡觉的时候,但依然不能顺利入睡,此时孩子更需要被关注到的是他的情感体验,一些感受层面的感觉需要被父母看到,并被理解或镜映到。
当内在的感觉被得到共情与接纳的时候,孩子也会更容易去理解与遵循其背后的规则。
了解与理解孩子的感受,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在父母从小不曾以被尊重感受为基础的方式养育长大的时候,很难在情感层面与孩子建立起来联结,此时父母更容易倾向以讲道理的方式来替代情感上的共情。会发现有时孩子听了道理之后就能做到,但有的时候却并不会,可以多留意那些被孩子懂得的道理是如何被他接受的。
如果细心关注下来,就不难发现能被孩子很好接受下来的道理,很多的时候是在整个过程中,孩子的一些感受与情感得到了理解与共情,这个时候在孩子的心里,会自然顺利地建立起来情感与理智之间的联结感,并会使用在未来自己的生活中。
现实中也存在着另一种极端的可能,孩子接受道理缘于命令、恐吓与逼迫等恶劣的手段,这种负性行为带给孩子成长中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会相当严重,并不合适。
如果想要做到更好地了解与理解孩子的情感与感受,则需要先觉知自己的情感与感受。
可以在孩子不能够很好地做到需要做到的事情的时候,感知下自己在当下的情绪,比如孩子早上表达不去幼儿园,作为父母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焦虑?愤怒?或无助?等等,在这些情绪的推动下,自己会急于做些什么吗?着急地开始讲道理?或是通过询问孩子的意愿,期待孩子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
不管是怎样的方式,父母当下急于操作的事情常常并不是基于孩子当下的心理需求,而是在满足与关照自己当下的心理需求。
当父母选择不在父母的位置上给予孩子及时的情感上的共情与联结时,将决定权交由孩子自己做主时,更容易在此时促发孩子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感,从而爆发出来更多更糟的情绪。
父母觉知到自己当下的感受之后,需要能对自己的感受及情绪进行很好的处理与修通,这是成为父母的重要课题,需要多花些时间进行觉察和思考。
可以在困扰发生之后,父母开启一段对自己的心灵探索之旅,了解自己更多的心理需求,以及过往成长历程中的情感体验,通过自己的成长帮助自己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联结,增添出一些不同的视角,既帮助了孩子顺利成长,也相应地提升了自己成为父母的功能。
——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