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当不受待见的闺女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关键词:

来源:心之爱

发布时间:2018-05-16


图文 | 心之爱/新雨流泉

(本订阅号第308篇原创文章)


在中国农村和城镇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这种传统观念支配下的教养方式给诸多女性带来难以言喻的心理创伤。讽刺的是,她们在多带情感虐待色彩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渐渐成为原生家庭的顶梁柱,而那些被父母视若珍宝的儿子们浑浑噩噩者则不在少数。悲哀的是,奋力拼搏的硕果往往无法帮助她们实现从“弃儿“到“宠儿”的角色反转。女儿们在原生家庭中与父母、兄弟之间的互动充满情感的张力,她们往往会发现以世俗成功战胜性别歧视,获得平等对待的企图经常是黄粱一梦,固有的家庭系统不时逼迫她们成为被迫奉献的孤独者,迈出情感的沙漠迎来绿洲真是一辈子的修炼。




在男尊女卑观念严重的家庭中,不只是核心家庭中父母对女儿存在情感忽视现象,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扩展家庭成员对孙女(外孙女)的冷漠和忽视也并不鲜见。他们会毫不掩饰地说:“谁叫你是个女孩呢?”或者“女孩家和弟弟争个啥啊?就不知道让让弟弟?”。长期的吃喝穿用、家务劳动、依恋需求等各方面的区别对待将被遗弃、无价值的自我评价渗进孩子的人格,延续至成年。她们心底总会有一种声音反复告诉自己:“我不可爱,我不够好!”。


童年时,她们给人的印象是善解人意、心灵手巧、努力顽强,这给她们最终取得物质意义的成功(例如,有车有房、事业有成)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她们始终持有一种固有信念:“总有一天爸爸、妈妈会因为我的成功对我刮目相看!”。成年后,她们却痛苦地发现,成功并不能改变父母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始终很难摆脱为兄弟“服务”的命运,个人财富经常会给兄弟做嫁衣裳,哪怕后者是好逸恶劳之徒和“啃老族”。她们的付出在父母眼里似乎永远是能者多劳、理所当然、手足情深。“弟弟娶妻、哥哥买房,难道作为姐姐(妹妹)借点钱也斤斤计较?”这种说辞会使她们感到永远和父母失去了情感联结,当她们的付出被双亲视为道德义务时,再次印证了她们在双亲心中的分量太小了。带着这种糟糕的感觉,她们亦步亦趋地被迫成为奉献者,毕竟,和父母撕破脸,带来的伤害或许更难承受。类似事件一再发生后,她们渐渐地放弃争取父母同等对待的企图,心中升腾出永难消除的孤独感。她们会鄙视异性兄弟的无能和依赖,又嫉妒他们竟能不费吹灰之力获得父母无条件的爱,羡慕他们毫无危机、知足常乐、悠闲自在。




父母不是感觉不到女儿心中的幽怨和不满,他们有时会条件反射般地将陈年旧事轻描淡写,试图把隐藏的情感伤害化作云烟,以维持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会使用三种防御机制,一是否认,二是合理化,三是道德化,他们否认曾经说过伤害女儿的话或者干脆说根本不记得有这回事。合理化则是称重男轻女是很普遍的现象,普遍就不值得大惊小怪。最厉害和最惯用的手段则是道德化,用孝道训教攻击女儿严厉的超我(重男轻女环境中长大的女性往往非常强烈的自罪感、内疚感)。曾经经济拮据的父母经常会带着一副可怜相声讨:“我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这多半是事实),为你们没有享受一天福,真没想到你会这样埋怨父母!”。和父母的互动经常会使女儿们的情感挣扎,思维凌乱,难以将血亲依恋、内疚情绪和双亲忽视的事实做一个清晰和理智的分离,产生神经症性内疚(超过正常范围的内疚)。例如,父母们确实过了太多苦日子,养成过度勤俭的消费方式,而女儿买一件价格稍高的衣服都会感觉不舒服,仿佛这是对父母的背叛。在家庭系统里,父母掌握至高的话语权(生你养你),使得不善言辞的女儿将针对父母的愤怒转而攻击自身(不应该那样对待父母),意识层面对父母的过失持谅解、敏感和同情的态度,潜意识里又有太多的愤怒难以消化。


家庭中体验到孤独感,她们经常会到人际关系(朋友、同事)中寻找慰藉,对他人的小恩小惠感恩戴德。人们有时会感到奇怪,一贯独立和谨言慎行的女强人有时会向一个并不太熟悉的人和盘托出内心的苦楚。用南希·麦克威廉斯的话说:“即使心理上很坚定,面对敏感的倾听者时,也难免败露深藏的愁绪!”

(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

心之爱 | 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