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从来都是父母替我做决策,失误了就埋怨父母,应该怎么改变?

关键词:

来源:心之爱

发布时间:2023-02-25

来访者问:

从来都是父母做决策,一旦自己做决策,父母经常反对是怎么回事?父母替我决策失误就埋怨父母又是怎么回事?

我觉得无论我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好歹我会觉得这是我做的决策我可以承担责任。父母为了我好,强行给我做决策。一旦这个决策失误,我就很容易埋怨父母。(其实父母决策正确错误率大概是55开,但是一旦对了我就很容易忘记父母,错了就埋怨父母。我是不是应该有所改变?)

心之爱咨询师答:

父母替孩子做决定既可能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也可能是父母过度控制的表现。

孩子未成年时(特别是童年期),由于心智发育、情绪调节尚不成熟,在处理问题时可能存在很大风险时,父母很可能违背孩子的意志做决策。例如,有孩子渴望拥有智能手机,以方便玩网络游戏;孩子提出超乎寻常的消费需求,试图与同学攀比;孩子在学习与娱乐时间分配上严重失调时,父母都有义务和责任即时科学地教导孩子和替代决策。

科学教导和替代决策是指父母的言行要符合孩子当时的心理特征,积极引导孩子的认知,共情孩子的心愿未遂的情绪、情感(生气、失望、悲伤……),解释决策的目的和理由,而不是以一种强暴和嘲讽的姿态镇压孩子。而且父母要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即使在他们看来这种想法很幼稚和荒唐,这就体现出权威型家长与控制型家长的根本差异。

你说“从来都是父母做决策,一旦自己决策,父母经常反对”,如果从小到大你的父母都事无巨细,例如,喜好的选择(穿什么衣服合适、适合交什么朋友、报兴趣班);处理家务和个人事务的方式等,都必须听他们,那么你的父母就很可能有控制型家长的特征。

父母强力控制孩子往往源于焦虑和自恋。

他们可能过于焦虑,从而把这份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控制孩子的言行,达到弱化孩子的潜意识企图。用过度控制的方式保护孩子,他们就可以避免承受孩子成长经历风险所引发的焦虑。

父母控制可能过于自恋,从而感到孩子必须服从自己的三观和行事方式,必须按照自己制定的教育蓝图发展,这是为了满足把孩子作为自己替代品的潜意识企图,本质上是父母爱上他们夸大的理想自我。这点从过于爱面子、强调成王败寇的父母身上呈现出来。特别是当这类父母感到自己很成功时。

当父母替代自己决策失误时,孩子埋怨父母几乎是必然现象。

从心理逻辑来说,当一个人的自由意志被剥夺了便会感到很愤怒,事实证明决策错了会进一步加剧愤怒。毕竟,TA连续受到了两次打击——首先不能为自己做主,而后他人替代选择出现不良后果。

你说父母决策正确错误率大概是五五开,一旦(父母选择)对了,你会很容易忘记父母决策对了的这件事。这里类似于使用了抵消心理防御,从而引起记忆潜抑。

父母代替你决策使你感到被控制和愤怒,而当你发现父母决策正确时这份喜悦往往只能抵消你压抑的愤怒,就好像在说“这个决策是你们做出的,成功后的功劳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呢?”这样一来心理冲突便形成了,最后干脆“忘记”这类事情。

现在你面对的情况是要向父母澄清和表达你的苦恼,而且要坚定自我决策的勇气,愿意承担选择后的后果。你在与父母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那就要带着温和坚定的积极姿态一遍遍地“练习”下去,当父母感受到你的勇气和成熟处事时,多半不得不放弃控制。

——袁寒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