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问:
心之爱咨询师答:
好的教育不在于灌输,而在于呈现。让孩子看遍世上真善美与让孩子见识社会假丑恶这只是臆想出来的教育策略,刻意地采取某种取向都不切实际。
通常情况下,随着孩子的成长,他身边的环境一定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相混杂,父母的任务是让孩子经历和体验生活,遇到挫折时能成为孩子的陪伴者、探索者、保护者。
当孩子面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难以理解或者有情绪反应时,父母要把精力放在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对孩子情绪情感的共情上,然后和孩子开放地探索(提问、猜测各种可能性等)当时情景下与之相关他人行为的动机,而不是先入为主地批判他人或者粉饰他人的行为。
然后,父母就可以教孩子采取相应的行为(进行沟通、验证假设等)。以上策略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对父母的心理功能提出了很高要求,它要求父母能清醒地意识且修正自己可能具有的迫害性投射或者理想化、唯美倾向。
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带有强烈的迫害性投射,那么势必会歪曲事实,恶意揣测他人动机。那么孩子必定会内射这一部分,成年后几无例外地会对外界产生严重的不信任,他眼中就都是假丑恶。
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善意地理解他人的恶意行为,那么孩子长大后貌似以真善美的视角看待社会,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压抑的防御,那么孩子活出的是一种虚假的善良,内心会非常压抑和痛苦。
总之,生活事件本身就可能充满着真善美和假丑恶,孩子一定都会经历,这是父母没法刻意避免和强制经历的东西,关键在于父母能与孩子对相关事件进行不偏不倚地探索和解读。
——袁寒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