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问:
心之爱咨询师答:
我一直坚信,每一个圣人都有一个过去,每一罪人都有一个未来。
知错就改的人都需要得到第二次机会。然而,在你被初恋分手的事故中,你的第二次机会并不在她那儿。
我想,一次家暴就导致你们分手,显示你们的关系并不牢固。很可能你情绪的波动一直是她在意的焦点,已日积月累地给她造成了影响,终于在被家暴后,让她真实地体会到你情绪管理不善导致的破坏性和伤害,对你充满了恐惧,于是果断提出分手。
事后,你很后悔,也发誓不再犯。我相信你的话和决心,但是,假如对于你自己的家暴,迁怒他人的行为模式没有深入的反思和探索,你的决心和信誓旦旦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并不能变化成现实的行动。
当类似的情形再次出现,你又会重复类似的迁怒他人的模式,然后再一次信誓旦旦的悔改,周而复始。
家暴者迁怒他人的行为模式背后是一些复杂的干扰因素,比如具有强烈的父权社会观的男性,事业的压力和不顺,加上人际关系不知如何处理,都会导致男性迁怒于自己的配偶。这样的父权社会观导致的家暴很可能继续着或重复着上辈的施暴行为,是一个被暴力者转化成施暴者的完美转型。
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他不敢对抗强者,只有忍气吞声,更多的时候,只有把自己的愤怒发泄到弱势群体身上,施暴者才会有一种掌控感。
这也说明,暴力者和被暴力者的根基都是致命的,来自于其极其严重的无能感。他们都需要另一个生命来使自己圆满,施暴者把另一个生命制造成自己的延伸物,受害者把自己变成别人的延伸物。由于内在没有一个中心,所以两者都需要共生性的关系。看起来,施暴者可以脱离他的牺牲品而独立,实际上他依赖他的牺牲品,只不过他的方式是反常的。
不难看出,看似强势的施暴者实是一个屈服者,一个懦弱者。由于觉得自己无能,没有鲜活的生命力。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所以使用方法控制人,使自己由无能变成一个强者。不管他怎么折腾,他仍是一个没有人爱、孤立和担惊受怕的人。
有时,凡是不确定的、不能够预测的事物,都会让施暴者有种恐惧感。在关系中,只有在能控制对方时才能够爱,当施暴者自己的力量超过了对方时,他才能爱。
让你失望的是初恋不和你玩这个游戏,不想成为你的牺牲品,所以被分手让你没有了掌控感,你非常的懊恼。你只怪罪对方没有给自己第二次机会,而没有看到自己的行为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和影响有多深,多重。
不错,你是一个施暴者,但你先是个被暴力者,一个被伤害的人,多年的创伤强化了你迁怒他人的模式,已成了无意识的举动。当你呐喊自己需要被宽恕的时候,你可能先需要和自己的和解。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理顺了,再去处理两性关系,才有和睦相处的可能性,才有追求幸福生活的动力和自由。
——赵怀民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