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问:
心之爱咨询师答:
从题主简单的自我描述,清楚地看出年龄是你给到自己结婚的一个限制。在年龄限制的标准之下,该结婚却没有对象,相亲了多次却都被Pass,你很可能就会产生强烈的自责和焦虑,甚至自我攻击,并且失去了“我还有机会,我还有希望”等等一些积极正向的信念。
你对结婚年龄的限制,好像是被集体文化中的一种潜意识给要挟了。集体潜意识的社会标准是不需要我们进行思考的,似乎也是不容质疑的。比如说在十多年前,大家会认为二十七岁以后结婚已经是一个很晚的年龄,这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集体潜意识。
在你自我(及家人)催婚的认知里面,你会觉得这件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样。“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就是一个不加思索的约定俗成,是一个集体潜意识在你身上的具体体现。
另外,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一个超我的部分,它有很多的条条框框,就是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你应该在什么时间点做到什么事。所以,当你没有做到,就会有种“来不及”的危机感!
“来不及”这个词意味着你有一个年龄限制的标准。给自己的年龄设限,在固定的时间点要求自己做到固定的事情,看上去是对人生的规划,但可能会让你的人生更消极。因为你也许会有一种“我过了这个时间点就不能再做这样的事情”的负面思维,把人生的可能性搞得越来越小。
如果你有这么死板的一个时间表,就没办法去面对人生的各种失控和无常。你会为了不要无常,把自己搞得很焦虑。然后在失控之后,陷在失败的阴影里不能自拔。
实际上很多人陷入大龄未婚的困扰是因为大家在内心认同了父母或社会的声音。个体在“我有没有问题”这个事情上其实是动摇的,而父母或社会的疑问和担心否定及加深了这种动摇,个体开始自己否定,没有办法去坚持自己的标准。如果个体不是真的觉得“我这样可能是有问题的”,他还是完全有可能活出他自己的。
假如你能够去觉察这个部分,向集体潜意识和超我去提出质询:“你为什么会这样觉得?34岁还未婚,这是关于你自己的事情,你能不能为自己做主?“
父母或社会的时间表是根据他们的经验做的,并不适用于你,不适用于现在。只要你依据自己的意愿,适时调整,这种“来不及”也会有所改变。
其实,你可以在每一个时间段都重新去审定自己的时间表,这样会让你有更多的内心空间。当你真的非常坚定的时候,是不会在意别人的时间表是怎样的。
有关你每次都被Pass 的相亲经历和相同模式,探索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其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协助你一起探索、反思和调整。我相信,在你打破惯有模式的过程中,也会发展出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这样,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人就会诞生,你的人际互动也会更新和提升。
——赵怀民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