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类似《亲爱的》原型的孩子「回家」后,可能有怎样的心理历程?

关键词:

来源:心之爱

发布时间:2021-12-15

来访者问:

一方面是以悲剧开场的喜剧,这不是什么善始。如果尽心尽力14年的养育,可以弥补最初一念的错误,谁去弥补那14年的等待?

另一方面是以喜剧作结的悲剧,这也不是什么善终。那些坏人似乎还是没有受到惩罚,那些被坏人伤害的人的结局似乎仍让人唏嘘,我们到底在寻找什么,坚守什么?


心之爱咨询师答:

首先,幼年丢失的孩子长大后通常不会想回到亲生父母身边,毕竟只要养父母没有严重的忽视和虐待行为,孩子就会和他们形成依恋关系。

在孩子记忆中留下的稳定的内在影像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甚至说他会内化和继承养父母的品质和养父母的家庭系统,亲生父母已经可能只是生物学上的父母,而养父母则是心理上的父母,后者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前者。

故而,孩子不想回到陌生的亲生父母身边,可能外界在理智上难以理解,而从心理和情感上来说是符合人性的。如果孩子选择“回家”,他很可能会引发强烈的丧失体验和内心冲突。

丧失体验是指这是他人生的第二次分离体验,当初被拐卖则是第一次,这两次体验可能形成叠加效应,让孩子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这种丧失体验往往表现出内在的空虚和漂泊感,甚至会产生身份认同的困扰:“我到底是谁?我未来走向何处?”;再者,他们可能会在忠于养父母还是亲生父母之间挣扎,无论到哪边他都会感到内疚,回到亲生父母身边不只是会对养父母感到内疚,而且适应亲生父母的生活会非常困难。

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基本等于要重新适应和陌生人相处,最亲的陌生人相处起来可能会更加尴尬。双方都可能戴着面具相处,处处小心谨慎,发生矛盾可能压制情绪,渐渐地会越来越疏远,这种疏远不是因为不爱对方,而是太想爱对方而失去自我,毕竟双方都可能太害怕伤害对方或者受到伤害,失去真实的联结是最可怕的和难以处理的。

对孩子来说最合适的可能是,凭借真实的意愿做出选择,并在两个家庭之间维持平衡。对养父母做出自然反应并不难,按照习惯行事即可,而对亲生父母则真是要充分地发挥想象和理智的功能,克服不习惯的感觉,带着开放的心态带着好奇心去了解亲生父母的生活和生命之初发生的故事,并且利用想象力去重构那段时光,同时经常和亲生父母谈心。

这对孩子提出了很大挑战,甚至是一辈子的课题。至于养父母通常是儿童拐卖的买家,这是一种客观事实,从法理上来说肯定是犯罪。可是,这种犯罪带来的伤害会在亲生父母身上带来最大的效应,而对孩子来说则未必。

对孩子来说体验到的可能只是“有人重新养育了我,而且对我还不错”,这是心理的真实。故而,客观事实和心理真实之间就造成了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孩子最终很可能希望对养父母宽大处理。


——袁寒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