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
陪伴你跨越生命的误区
今天分享的内容,来自于心之爱心理咨询师袁寒柏老师。
摘自乔尼斯·韦步、克里斯蒂娜·穆塞洛著《被忽视的孩子》。
希望老师的分享可以让您为自己的心灵驻足片刻,开启一段成长之旅。
造成情感忽视的12种类型的父母
充满情感忽视的教育方式乍一看跟健康的教育方式没什么不同,但其中的区别是非常巨大的。就像森林里的蘑菇一样,有些是美味佳肴,有些则会致命,相似之处仅仅是表面而已。
类型1:自恋型父母
你或许熟悉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纳西瑟斯,“自恋”一词即来源于此。纳西瑟斯是全希腊最为俊美的少年,有着迷倒众生的样貌,引得无数倾慕者追求。
但高傲的他对他人无动于衷,却在路过一潭清池的时候,爱上了自己的倒影。最终殒命于池水中。
自恋者就像纳西瑟斯一样。生活中,自恋者时常感觉充满自信和魅力,自认为高人一等。虽然他们偶尔会意识到这种优越感不过是种镜花水月般的假象,但他们还是去追求印证自身这种优越的感觉,尽力忽视与此相反的证据。当优越感的假象被打破时,他们备受煎熬。
尽管他们自视甚高,实际上却非常脆弱,易受伤。他们会记仇,推卸责任,冷落使他们受伤的人。只要事情不如所愿,他们就怒火中烧。他们不接受自己也会犯错。
他们只喜欢聆听自己的声音。最为甚者,他们永远高高在上,对他人指点江山,颐指气使。他们无论在家庭中、工作中都是一副君临天下的模样。
可想而知,自恋者成为父母后,会希冀自己的子女成为完美的化身,最低要求是不能让身为父母的他们丢脸。当孩子在大赛中错失了一个重要的球,普通的父母只会略感难堪,而自恋的父母会觉得颜面尽失,愤慨异常。
孩子若是当众出丑,自恋的父母会觉得这是孩子故意让他们丢脸,而不顾事实:此刻,孩子可能非常需要他们(父母)的支持。
希德
19岁的希德正站在他富有的父母精心布置的家门口。打眼瞧去,希德高挑、英俊。但他的眼中却流露出痛苦和恍惚。他微微弓着肩膀,双手紧握在身前。身旁的警官按响了门铃。警官和年轻人等了许久,一位优雅的女士来开了门。
她非常客气地对警官微笑,感谢他把她儿子带回家,接过文件,并侧身让儿子进家门。警官离开了,希德的母亲关上了前门,站在他面前,她在胸前盘着双臂,严肃地看着希德,表情让人捉摸不透。
希德微微前倾,像是询问,又像是期望母亲有些反应。
她冷冷地说:“你父亲非常生气,已经先上床休息了,你不能现在和他谈。你先回房间休息吧,明早我们再谈。”眼前的景象不禁让人联想,希德是被抓到醉酒了呢?还是犯了更严重的错,比如偷盗?
但事实是,希德因为驾车经验不多,撞到了一个匆忙赶公交的男人。他受伤不轻,现在躺在医院里,昏迷不醒。希德的母亲只是叫他回房间。她在为明天儿子的名字会出现在报纸上,让家族蒙羞而难过。
自恋的父母从未意识到子女是与他们相互独立的个人。相反,他们认为孩子只是自己的延伸。孩子的需求实际上是由父母自己的需求定义的,如果孩子想要表达自己的愿望,他们会教训孩子这是自私,不善解人意。
碧翠丝
碧翠丝是一个阳光的14岁非裔美国女孩,她拿到了本镇一所远近闻名的私立高中的全额奖学金。她的同学多是出生于富有家庭,度假都是随便去去像蒙特卡罗或瑞士阿尔卑斯山脉这类名胜。而碧翠丝只是一个小镇女孩,她的父母需要特别节约开支才能带她去一次迪士尼或者科德角。
新学校的生活开始了,她的成绩还是一如既往的优秀。但她一整年都过得很悲惨,自己是黑人小孩,又是乡下模样,是如此的与周围格格不入。
这一学年,尽管碧翠丝深感不幸,她的妈妈却乐得像活在天堂里。她喜欢打扮自己,参加各种学校活动,与州长议员或是华尔街精英父母们寒暄家常。
她对邻居侃侃而谈,女儿是多么的优秀,能够进入这么著名的学校。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与这些社会精英们比肩。
自然而然,无论何时碧翠丝想要表达她的悲惨境况,她的妈妈都会冲她大叫:“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你会拥有成功的一生。再艰难,也只需要坚持四年而已。你要坚强!”
碧翠丝想要相信妈妈的话,但她又孤单,又忧郁,她感到在同学间无地自容。当她告诉爸妈,她最终决定重返自己曾经的公立高中,她的妈妈爆发了,声泪俱下地对女儿控诉:
“你怎么能这么对我?我还怎么和那些好朋友见面!我们的邻居也会笑着看你失败,再也不会羡慕我!你怎么能这么小题大做,这么自私!”
而碧翠丝的爸爸也无能为力,他早就学会必须赞同妈妈。
在碧翠丝最需要父母同情和理解的时候,她得到的只是妈妈的羞辱,而且她妈妈很久不能释怀,即便这是对碧翠丝最好的决定。她从公立高中毕业后,拿到了到布朗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她的妈妈才又开心起来。
自恋型的父母永远无法理解或顾及他们孩子的感受。没有同理心的父母就像是在昏暗的房间里,用生锈的器具做手术的人。细思恐极啊。
扎克
让我们回到扎克,那个在第1章讲过的跟老师顶嘴,带了告状信回家的三年级男孩。如果他的妈妈是自恋者,我们很可能会看到下面的场景:
扎克把告状信交给妈妈。她一边读信,扎克看到她的肌肉绷了起来,下巴收紧,脖子也红了起来。她在扎克面前晃着纸条:“你怎么能这样呢,扎克?现在罗洛老师会觉得我没有教你礼貌!真丢人。回你房间去,我不想看到你,太伤心了。”
扎克的妈妈认为他的不良行为是在针对她,好像他是故意这样做,好让她丢脸。她根本不在乎扎克、他的感受或他的行为本身。一切都是围绕她的。自然地,扎克得不到任何对在学校与人相处的有益的反馈。
自恋者成为父母时,很难和每个孩子有良好的关系。他们会在孩子们中偏心,至少一个孩子会让他们觉得非常失望。但是也会有一个很像自己的孩子会成为“受惠者”,不管他是因为漂亮、有运动天赋还是非常聪明,自恋型的母亲或父亲会对这个孩子特别优待。
直至这个孩子成人以后才有可能意识到这份爱始终都是带有条件的。
吉娜
吉娜32岁,是家里三个孩子中的老大,来自老式的曼哈顿家庭。直至最近,她一直都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和父亲非常亲近。而吉娜的弟弟不如她成功,他总是刻意与父亲和她保持距离。
她一直都不理解为什么,以为弟弟是在嫉妒。她与一个移民后代结婚了,他是个成功的律师,在她的律师所工作。她父亲觉得这个男人配不上她。从他们订婚以来,父亲就很冷落她,回避她的电话。
就算他们聊起来,他也是用以前常常对弟弟说话的那种挑剔的语气。吉娜明白了,她让父亲失望了。长到32岁,她才明白为什么弟弟会和家里人疏远。
有了这份觉悟,吉娜本可以继续她的生活,远离父亲。但她却总是下意识地想要取悦他,要比其他人表现得好,取得荣誉和赞美,只是为了父亲。她被禁锢在父亲的完美想象里了。
整个童年,她自己独特的个性都被忽视了,她竭尽全力地满足父亲的完美想象,成为一个完美的女儿。作为自恋型父母的子女,无论是被讨厌的,像吉娜的弟弟,还是被偏爱的,像吉娜,他们长大后都会长久地在父母的评价里挣扎。他们很难看清自身。
我知道你一定开始明白了,充满情感忽视的教育方式乍一看跟健康的教育方式没什么不同,但其中的区别是非常巨大的。就像森林里的蘑菇一样,有些是美味佳肴,有些则会致命,相似之处仅仅是表面而已。
在后续的章节里,我会教你如何识别这些毒蘑菇,如何活出真正的自我,还有如何把这些力量和知识传递给你的下一代。
如果您对内容有感悟,或者疑惑的地方,可以给我们留言,期待您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