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前的最后一次心理咨询,也是Sara接受咨询的第105天。
对于这一次咨询,在见到Sara之前,我是充满期待并好奇着的。一直以来,“离开妈妈的控制,找回自己”是我们一起工作的核心内容。我想知道,我们这么努力地为她和妈妈的关系工作,这份工作的成效到底如何?
见到Sara后,我发现她和我一样,充满期待又好奇着,还有一些小紧张。春节她要回家见妈妈,见到妈妈后,还会像以前一样或恼怒或无奈吗?还是会像工作中探讨的一样,理解妈妈自身原本焦虑的那个部分,把中国人所讲的孝道融入到理解妈妈的成长、尊重妈妈的个性需求、可以不顺应但又不暴力表达而避免使关系糟糕至极……Sara把这个戏称为“乌鸦反哺”。但是,回家之后,她会怎么做,Sara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实际上,Sara的担忧也正是我的担忧。往往,很多道理都是用来说的,可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很难,对于不善表达情感、一向以含蓄著称的我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尽管不确定,但Sara的成长中也有了很多确定的东西。她知道妈妈的成长中经历了什么,童年爱的缺乏、少了的存在感,那种被忽略、没有被看到的委屈记忆一直留存在内心深处。为了不再委屈,妈妈用不可理喻的强势控制着她、爸爸、还有弟弟。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她根本没有能力看到妈妈生存的焦虑,在她的眼里,妈妈冷血无情,只会考虑自己的感受,她把丈夫和孩子当成机器人摆弄,如果他们不听她的,她就会拿世界上最难听的语言羞辱他们,或者以伤害自己威胁他们,直到他们乖乖就范。面对妈妈的控制,爸爸虽然无奈,但一直能够忍受着。而弟弟的性格,相对软弱,反倒更适应来自妈妈的指挥棒。只有她,骨子里总会散发着不服不忿,隐藏的愤怒随时都能点燃全身。为了让自己好受些,Sara本科毕业就从遥远的南方来到北方,嫁了一个北方的男人,她希望自己越少回家越好,离家越远越好。一年一次的回家只是一种例行公事,每次回家只呆2-3天也成了惯例。她说她能感觉到妈妈在变老,每次要回家前的期盼变成了一通通电话的追问,而离家时的失落也尽写在了妈妈的脸上。尤其是这几年,看到妈妈这个样子,Sara有些心疼,有些难过,她开始有些理解妈妈。但回家后面对妈妈的各种指责、控制,她依然会和妈妈叮叮锵锵吵架,回家的和谐就会被瞬间打碎,家里留下的永远是不愉快的味道。
我们一直说,在一个家庭里不管是夫妻还是亲子,关系的恶化并不意味着谁对谁错。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在家庭里试着讲理,试着做一些评论对错的分析,对处理关系无济于事。心理咨询如此,家庭中的关系成员也是如此。Sara很痛苦,她想离开妈妈,摆脱妈妈的控制,让自己好受一些,是一种自我救赎,本身没有对错;妈妈也很痛苦,童年的经历让她害怕失去,对于孩子,她更想抓得越紧越好,只有这样,似乎才能弥补她小时候心理被抛弃的遗憾,换句话说,也许她以为这才是真正的爱。Sara看到了妈妈的不容易,她还想做点什么,让妈妈心里好受一些,或者安全感更强一些。
我很赞成Sara“乌鸦反哺”的提法。我们在心理咨询室中,经常会鼓励来访者:“做自己的父母,重新喂养自己,弥补父母对我们养育的缺憾”。关系中,我们照样可以互为父母。而心理相对健全的那个人,她可以先试着主动承担对方“父母”的角色。比如Sara,我们没有办法要求一个七旬老人重新捡拾自己的成长,除非她自己愿意。而Sara,作为成长的推动者,可以成为妈妈的榜样,还可以通过为妈妈主动做一些事情,减缓妈妈害怕失去的焦虑。探讨中,Sara列出了春节回家陪伴妈妈的清单:
陪伴清单
带妈妈去理发店做头发
带妈妈逛商场买衣服
请妈妈吃饭
回家为妈妈做饭
陪妈妈聊天半个小时
等等……
据Sara说,清单上的事情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很简单,但对她来说,这些都是第一次。
心底里开始佩服Sara,为她的敢于承担,也为她的细腻,心里不由想着,自己回家陪父母,我要做一些什么。我们的父母不再年轻,而我们,在新思潮的推动下,一点点成长,这些成长可能没有他们帮我们规划的痕迹,甚至他们根本没法理解。支持她以自己的方式尝试和妈妈相处,2018,我们和我们的老小孩儿,一定会越来越好。
欢迎伙伴们参与留言
晒一晒自己回家陪父母过年的清单!
↑↑↑
——————————————
心之爱 | 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