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
是自由的象征
也是一种精神现象
作者:新雨流泉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壹
直到婚前,我好像都是一个完全没有金钱观念的人,一是贫困的成长经历限制了想象力,不曾料到世界上有千奇百怪的享乐方式,二是没有贫困到忍饥挨饿的地步或者重疾难医,这就不会意识到金钱有时真会决定人的生死,三是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谈钱仿佛有损于清高的道德和英雄主义的豪气。
曾记得父亲把他创作的诗句和书法,作为中堂挂在客厅墙壁上:“一路一山抱一楼,房前喧闹屋后幽,无遮无拦任审度,依然四壁傲春秋。”两侧的对联是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的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青春年少的我暗暗叹服父亲两袖清风,依然能潇洒豁达。清贫的生活并不令我感到太痛苦反而有种辛酸的浪漫。晚年后期,父亲流露出对充足医疗、休闲养生的热望,一直镌刻在我的记忆中。时过境迁,我渐渐明白,清廉为官的浪漫主义诗句只是父亲竭力把经济拮据的痛苦消减到他能承受的程度。
孔子说:“富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万金于我何加焉?”;诗仙李白高唱:“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清代诗人袁子才视金钱为鸡肋:“万物皆可爱,唯钱最无趣。生前常不来,死后带不去。”
传统经典文本抑制欲望、宣扬情操,用道德化严重弱化和扭曲了金钱的价值和功能,致使普通百姓对金钱的欲望羞于启齿,困厄时又体验金钱道德化的虚空。
贰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金钱是被铸造出来的自由。金钱是自由的象征。”我要毫不犹豫地向这句话顶礼膜拜了。对很多人来说,令他最害怕和痛苦的或许不是贫穷遏制了他的享乐,而是让他失去了选择的自由。比如说,谁都知道高质量的陪伴对孩子人格的成长有重大影响,可是能承受住孩子生命前三年中全职陪伴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夫妇毕竟又是少数。“不是想不到,只是办不到。”
金钱又是一种精神现象,在各类使用者心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享乐主义者心中,金钱可能满足于感官享受;在理性主义者心中,金钱有利于他们从劳苦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用于思考探索;在利他主义者心中,金钱可能满足于慈悲引发出的道德愉悦;在自恋者心中,金钱可能用于追求众星捧月的特殊感;在“唐璜”般的人物心中,金钱用于捕获和玩弄女性,以弥补男人气……
美国哲学家爱茵·兰德说过,金钱不会听命于配不上它的头脑。如果我们完全凭借运气一夜暴富(彩票中奖等),那就必须先充分进行心理建设、彻底探索清楚:“金钱在你生命到底处于怎样的位置”这个人生命题,否则恐怕凶多吉少。
母亲笑着对我说:“原先你总是对我说钱不重要,我就暗暗生气,又不忍心说你。现在我发现你有很多地方舍不得,我就放心了。” 我想对母亲说:“我现在不只是一个‘吝啬鬼’,我还是个‘拜金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