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一个人的自尊是怎样被摧毁的 | 父母谨防“被害妄想症”

关键词:

来源:心之爱

发布时间:2018-01-31


图文 | 心之爱/新雨流泉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在中国家庭教养中,有不少父母患上“被害妄想症”。“被害妄想症”通常有两种症状:一是对丧失家长权威提心吊胆,二是怕孩子不谦虚难融于社会。第一种症状的逻辑是,把孩子作为平等个体对待便是纵容孩子骑到父母头上“拉屎拉尿”,所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第二种症状的逻辑是,给予孩子认可、赞美势必会使他(她)变得骄傲自大。遵从第一个逻辑,父母将权力不保;遵从第二个逻辑,孩子将前途堪忧,谁不知道中国是个“满招损,谦受益!”、“枪打出头鸟!”的社会呢?“被害妄想症”会引起继发症状,即“亲疏分裂症”:交际场左右逢源,给人谦谦君子的良好印象;在家中苛刻霸道,常常让孩子苦楚不堪。


      与上述逻辑相配套的统一策略则是:杜绝孩子自我感觉太好,以避免孩子自大。在他们看来,不把自己太当根葱的孩子懂得掂量自己几斤几两,未来和风细雨、平安无忧便是大概率事件。然而,上述逻辑不符合心理规律。在心理咨询中,以“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为核心特征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者,也就是所谓的自我感觉好过头的人,极少是从小父母认可过多、赞美过分的人,而是严重缺乏父母认可、欣赏,甚至受到忽视和苛责的人,为了避免重新体验羞耻感带来的自尊伤害,他们以原始理想化和贬低进行防御。


      “杜绝孩子自我感觉太好”更像是家长文化和耻感文化浸染下的集体潜意识:“我生了你,你就得听我的,骂你就是为你好!说你还顶嘴,顶嘴就是不孝!”甚至不排除有些父母潜意识里嫉妒孩子自尊自强,见不得孩子太舒服了,因为他们和父辈从未享受过在尊严人格上与长辈平起平坐的待遇。平等对待孩子仿佛跳蚤上裸身,让他们浑身不舒服,欲除之后快。讽刺和悲哀的是,不少父母将吹毛求疵、上纲上线、泼冷水等手段玩得溜溜转,这几招几无例外地会使孩子陷入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敢怒不敢言的境地。谨遵孝道的观念和维持个人尊严形成的内心冲突给孩子造成难以言说的苦楚!



      在心理咨询中,不少来访者自尊非常脆弱,他人的一个眼神会挑动他(她)的神经,他人一句无心的话会让他(她)胡思乱想。追忆成长经历,了解当前原生家庭,心理咨询师通常会发现,这类来访者的父母多半患有“被害妄想症”,语言之刻薄令人震惊。孩子撒个小谎,会上纲上线,大谈道德;女生与男生交往密切上升到“作风”问题,甚至骂出“婊子”来。某知乎网民写道:“能躲就躲,我现在都有社交障碍(从小说我嘴大,脸上雀斑,鼻子扁)、KTV障碍(从小就说我唱歌走调,我几乎不唱歌)、审美障碍(从小都是给垃圾衣服穿,现在有钱了也不知道打扮)。记住是从小到大,无数次。渐渐地我也认为自己就是有这些缺点。每次和别人说话,都没有自信看别人眼睛,都在想是不是在看我嘴巴……”


      “被害妄想症”父母会给孩子带来碾压自恋伤害(crushing narcissistic injury)。正如科胡特所言:“孩子感到被非同调、贬低,回应不足的自体客体(通常指父母)所忽视或伤害。在这种情境里,孩子本来渴望体贴的双亲肯定他(她)的独特性,反而发现他(她)并不被看作是特别的,于是感到自卑、无价值和有缺陷。”碾压自恋伤害会过度激发孩子的羞耻感,蚕食掉孩子发展进程的快乐情感体验(Morrison and Stolorow,1997)。



      “被害妄想症”父母习惯于在孩子快乐的时刻扫兴,在孩子渴望认可的时刻泼冷水。这种伤害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贻害无穷。朱尔·米勒(Jule Miller)指出,父母给孩子的赞赏分为两类:非诱导赞赏和诱导赞赏。当孩子尚处婴儿期时,他们通常不会吝啬给小宝宝充满赞赏的关注,这是个非诱导赞赏。米勒观察到,大约几个月后婴儿们学会如何诱导关注和认可。而诱导的赞赏对自尊的发展是更重要的赞赏形式。当孩子进入童年和青少年时期,“被害妄想症”父母往往对孩子的赞赏变得谨慎、吝啬起来,当孩子诱导赞赏,强烈地求关注时,他们通常会不以为意地泼冷水。对孩子来说,“哀之大,莫过心死”。事实上,父母摧毁孩子自尊的同时,也剥夺了孩子理想化自体客体的需求。原本当孩子感到抑郁、沮丧、焦虑或恐惧时寄望父母作为榜样,给予安全和慰藉,如今感到父母靠不住了,他(她)往往会反向认同父母,也就是说他(她)蔑视憎恨像父母那样的人,坚决反对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由于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体验自己曾经糟糕至极的感觉,他(她)往往会在教育子女时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放纵孩子)。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专门以《可能成为临床关注焦点的其他状况》为题作为一章阐述家庭教养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深刻影响。其中,对儿童心理虐待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儿童心理虐待是儿童的父母或照料者通过有意的言语或象征性的行为,导致或可能潜在地导致儿童显著的心理伤害。儿童心理虐待的实例包括训斥、贬低或羞辱儿童……”以此为标准,恐怕有父母难逃心理虐待儿童之嫌。建议天下父母尝试“对号入座”一回,“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当是个自我警示吧!


---参考文献 ---
1.《自体心理学导论》 【美】 彼得·A 莱塞姆(Peter A. Lessem) 王静华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7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八版)【美】 谢弗著(Shaffer, D. R.) 邹泓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 【美】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编著 【美】张道龙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6年9月第2次印刷



——————————————


心之爱 | 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