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从心理防御角度,浅析「严父慈母」教养模式的风险

关键词:

来源:心之爱

发布时间:2020-04-15

从心理防御角度,浅析「严父慈母」教养模式的风险|心理咨询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孩子会如何反应


作者|心之爱心理 新雨流泉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在教养孩子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严父慈母”的教养模式,这很符合儒家传统教育的角色规范,使我们安全和舒适。我们或许有这种想法:教育孩子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母亲唱红脸,让孩子体验到家是安全港,时刻有人守护着你。父亲唱白脸,让孩子意识到世界不是温柔乡,充满规则、责任和竞争。然而,这种教养模式可能因父母各执一端(一端是严厉,一端是慈爱)造成孩子的分裂。本文以心理防御为切入点,浅析“严父慈母”教养模式的风险。



在“严父慈母”的教养模式中,当孩子与父母发生冲突时,父母便可能无意识破坏性地使用心理防御。严父惯用投射性指责防御。当孩子犯下严重错误时,他往往会埋怨孩子“你就知道给我惹事”“你太让我失望/痛心了”,他会对母亲说“都是你给惯的!”


他使用投射性防御的目的在于逃避责任和忽视,他不愿意识到因教育失败而引发的内疚和无能感,故而只好把满腔愤怒指向妻儿。他潜意识里不是不明白,孩子出了问题,父母没有谁会无辜。


从心理防御角度,浅析「严父慈母」教养模式的风险|心理咨询


慈母惯用﹝1﹞否认、﹝2﹞时间置换到未来、﹝3﹞代偿 ,三种心理防御。


慈母可能会否认孩子犯错的严重性。当孩子侵犯他人时,慈母会对父亲说“他还是个孩子啊”,并天真地以为树大自然直,期盼孩子长大后知书达理,以避免意识到对孩子的失望和未来的恐惧﹝时间置换到未来﹞。


慈母经常使用代偿的心理防御。严父批评或惩罚孩子后,慈母感到心疼(因未保护孩子而内疚),无意识地化身为严父的良心(指责体罚孩子时严父多少感到心疼),急忙对孩子进行言语安抚和物质补偿(买东西、做好吃的等)。在这种情境下,慈母的安慰总是与孩子的心理表象大相径庭,她们往往对孩子说“你真的别再惹爸爸生气了,爸爸都是为了你好。”可是,孩子内心的声音是“爸爸真狠心,这样对待我,我恨他。我再也不想理他。”


从心理防御角度,浅析「严父慈母」教养模式的风险|心理咨询


此时,孩子对慈母的情感出现了冲突,一方面他真切地感受到“妈妈爱我,在乎我!”,一方面的声音是“妈妈不理解我,竟然帮爸爸辩解。”由于慈母联合使用了物质补偿手段,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孩子对母亲的不满情绪,只不过慈母在孩子心中渐渐形成 “是非不分的好人”形象,这会严重削弱孩子的力量感,也成为孩子未来欺软怕硬的心理动机。


慈母无意识化身为严父的良心,侵犯了父子系统的边界。简单地说,如果父亲事后感到对待孩子太过分,他需要直接和孩子沟通和解决,母亲现在已经提前替他做了补偿,父亲潜意识里就有了逃避责任(承认错误)的借口。当父亲得知妻子事后补偿孩子时,他经常既生气又高兴。生气的是妻子暗中给他拆台,高兴的是妻子替他“赎了罪”。结果,父子关系只会越来越僵,父亲内心也会变得凌乱。



严父慈母教育孩子使用了很多非适应性的心理防御,孩子便会使用与之配套的心理防御。他们惯于使用的心理防御是⑴置换、⑵分裂:理想化+贬低。


布莱克曼如是解释置换防御:“你把对一个人的感受转移到别人身上或者其他处境中。”正如上文提到的,慈母渐渐会在孩子眼中变成一个是非不分的好人,这严重削弱孩子的力量感,并成为他未来“欺软怕硬”的心理动机。“欺软怕硬”正是置换防御的典型表现。


例如,往后当父子再次发生冲突时,孩子对父亲愤怒不已而又压制下去。然后在生活诸事中,只要母亲稍有点令他不满意,孩子就会忍不住“欺负”母亲。故而,在不少家庭经常出现以下现象:父亲在场时,孩子貌似乖巧听话,这实际上是他用躲避和隔离防御与父亲的情感连结产生的恐惧、愤怒或羞耻;当孩子和母亲单独在一起时,孩子又会变得歇斯底里和蛮不讲理起来,母亲则成了无辜可怜的受气包;这就是一个恐惧、愤怒的孩子在欺负一个软弱无能的母亲,否则他就会憋坏、憋疯,这真是一种不得已的生存方式。


从心理防御角度,浅析「严父慈母」教养模式的风险|心理咨询


各执一端的教养方式势必造成父母在孩子形成不完整的心理表象,孩子便会呈现出分裂的言行:对母亲理想化和依赖,对父亲贬低和厌弃。由于严父总是对孩子表现出严厉、严苛或暴力的一面,孩子就只能内化父亲这部分的人格特质,而无视或不敢想象父亲可能有温存和蔼的一面,由于慈母惯于对孩子慈爱(有时是溺爱)有加,喂养、顺从、保护(象征意义上),孩子就只愿意与母亲这方面的特质联结,无视母亲慈爱过度带来的伤害,好像把母亲当成天使。


之所以说“好像是天使”,那是因慈母给孩子带来的情感冲突比父亲带来的情感冲突要复杂。“好像天使”只是一种防御,如果是一个真正的天使,那不会出现孩子“欺负天使”这种现象了。父亲在孩子心中就是单纯的暴君或者魔鬼:“父亲就是坏”。母亲在孩子眼中的形象会更复杂,使孩子感受到无力,孩子不敢说出母亲不好的一面。如果他指责母亲有坏的一面,他的良心实在受不了,况且不美化母亲,他简直就无法在家里活下去。


从心理防御角度,浅析「严父慈母」教养模式的风险|心理咨询


说到了这里,有人可能会问“如何尽量规避‘严父慈母’教育模式存在的风险呢?”答案并不复杂,那就是父母各自随时、随地、随事对孩子都要呈现出严慈相济的态度——和善并坚定,而不是父母各执一端地分别扮演“你唱红脸,我唱白脸”的角色,或者风云变幻般地有时严格有时慈爱。

(完)

TIM截图2020031013475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