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心理学的角度怎么理解?

咨询师答:

成见是一个人对他人或者群体的长期扭曲,有时是发展性的,有时是病理性的。

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如果他们对父母完全没有成见,不把父母视为老古板、说教者、低能者,那反倒是足可担忧的事情。

否则,他们就不能用成见保护已经获得的心理成就,例如,白日梦、全能感、英雄主义、反抗者,就丧失了不知天高地厚和探索未知的勇气。

他们就只能永远躺在父母怀里安稳睡大觉。

如果发展顺利,人们可能渐渐变得对他人不再那么有成见。

可是,如果一个人成年,甚至中年后依然对他人具有强烈的成见,这就可能带有人格病理了,你就很难用言行去搬动他们心中的这座大山,因为非黑即白、全好全坏、责任归他,已经成为了他的信仰。

他们把真善美都留给了自己,把假恶丑都抛给了别人,而不愿意识到他就是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合体。

否则,他的世界就坍塌、碎裂一地,这种痛苦可谓无可复加。

故而,对有的人来说,成见不是现实利益之争,而是你死我活的信仰之争。

他们的成见是不能通过他人的改变而修正的,而只能通过把自己体验为和视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实现,然后再把这完整的部分放置到他人身上,这样,他人就不再看起来那么面目可憎了。

——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