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选咨询师,关键看TA大部分时间在做什么

很多人是在线上找咨询师,咨询师在线上呈现自己的途径无非就是写文章和视频,那确实很多来访会不自觉的认为“你文章写得好,那你做个案就做得很好,你讲得好,那你就做得一定也不差”。

从行业内的一个视角来看,文章写得好和你做得好不好那是两回事情,因为它其实是处在不同的领域,一个是会写文章,一个是会讲课,另外一个就是会做个案,意味着什么呢?

其实文章写得好,不一定做得好;讲课讲得好,也不一定做得好。

反过来讲,做个案做得好,文章也不一定写得好,也不一定会讲课。

所以这是三个领域,它不一定是相通。

我经常会举一个例子就说我们个案咨询师就像是做一台手术,我们天天站在手术台上面对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但让我站在讲台上成为一个讲师,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所以之前我想起几年前和一个编辑在探讨的一个问题,他当时也是在说,“难道咨询不就是在那里聊天讲话吗?如果咨询就是这么一种访谈形式、聊天形式,能讲得好,那能做得差吗?”

听起来还是蛮合理的,就是我们不就是坐在线下聊聊天吗?你说一句,我说一句。

做个案和闲聊天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方式,咨询师天天在做的、所面对的其实是来访背后的一个个细微的问题,咨询师不仅是在听、在感受,大脑也在飞快的去运转、去分析,去从不同的角度去听、去看,然后再找切入点,怎么去谈,要把来访带到何处,要让他看到什么......

做咨询就是像一个主刀代夫拿着手术刀一样,很细很慢的在做也许就是一件很细小的一个事情,很微小,你没办法让一个站在讲台上的讲师马上就要做这样一个事情。

所以你如果一个人生病了,需要手术,你是找一个讲得好的人给你做手术,还是找一个天天拿手术刀的人做手术?

结果肯定是要选择一个天天站在手术台上拿手术刀做手术的这样一个人。

其实这就是做个案和讲师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做个案天天面对的是一些具体的问题,然后要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做个案就像工匠一样,其实是属于不同的领域,所以这个是不能说写文章写得好,做个案就一定做得好;讲课讲得好,做个案就做得好;会做个案,你就一定会讲课;或者个案做得这么好,那你肯定会写文章;绝不是这样的,它就是在三个不同的领域。

所以来访者如果要去选择咨询师的话,仍然需要了解到这个咨询师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做什么。有些写文章的咨询师可能他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写文章上,做个案的咨询师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做个案,这个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需要去了解这个咨询师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做什么,就决定了ta是哪个身份。

(陈珂含老师口述,心小爱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