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士云
文章来源:医谷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心理咨询在我国是个不太受欢迎的“冷”行业,哪怕到现在,这种状况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
然而,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却呈现了和我国截然相反的状态,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心理研究以及心理咨询体系均十分完善,有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1000人中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许多家庭还有自己的私人心理医生,心理治疗还被纳入医保体系,费用可以报销。而在我国,心理咨询的模式没有被国内市场广泛接受。就目前而言,按照美国每100万人中有1000人(1000:1)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比例计算的话,我国的心理咨询师尚有47.6万的缺口。
在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提问:根据中国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做心理咨询师有出路吗?
问贴下面的回答分为两派,大多数悲观派认为我国心理咨询起步较晚,同时由于社会观念、政府政策、从业人员资质等方面的限制,心理咨询师的前景+钱景都非常渺茫,少数的乐观派则认为,只要肯钻,肯学,肯实践操作,再加上现在随着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心理问题也愈发重视,未来心理咨询的发展前景是完全可期的,哪怕前期苦一点,也是值得的!
心之爱创始人陈珂含
不管值与不值,心之爱创始人陈珂含却在心理咨询这条道路上走了整整16年。
心理咨询应该是温情的,然而现实却是冰冷的
近两年,有太多人从体制内跳出来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其中,尤以医生这个职业最甚,而陈珂含算得上是最早那一拨逃离体制的人。
七年前,陈珂含还就职于北京某知名三甲医院,那个时候的医患关系远没有到现今如此白热化的状态,且陈珂含所在的心理咨询科,工作压力和强度也没有其他科室那么大 ,貌似一切看起来还不错, 然而,看似平静的背后却夹杂了些许失望。“在我看来,心理咨询是一种人性关怀的介入,是具有温情的,但是在当时我国现行的体制下,心理咨询完全按照固有的医疗模式走,即以药物治疗为主,每一个病人都被标签化,非常被动地接受治疗,但是收效却很甚微,能不能做一些改变。” 正是带着这份初衷,陈珂含毅然辞职, 一手创办了一家心理咨询工作室 ,也就是现在的 北京心之爱咨询公司。
想法已付诸实践,连实体都有了,一切就能按照当初的设想平稳运行吗,很多时候,现实给我们浇来的却是一盆盆冷水,难啃的骨头还在后面。
首先是人员配置的问题,心理咨询师作为整个心理咨询过程终最重要的角色,到哪里去找这类真正优秀的人才,2001年4月,劳动部正式推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将心理咨询师列入《中国职业大典》。2002年7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和劳动部共同启动了心理咨询业的正规国家级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这也意味着,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在国内首次有了自己的“名分”。
目前,心理咨询师按照能力可分为3类。第一类的心理咨询师首先要具备专业的学术理论和实践能力,此外还需要至少1年的临床实践,才能及时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第二类心理咨询师主要针对一般性的心理咨询,通常心理咨询辅导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就能胜任;而第三类则更为宽泛,比如进行一些广泛的心理辅导、帮助别人调节情绪等。相应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也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三级即助理心理咨询师,二级即心理咨询师,一级即高级咨询师。
不过,困于国内心理咨询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不高,二级心理咨询师已是最高的执业等级。截止2017年,全国有超过100万人考取心理咨询二、三级证书,而据相关调查,能够胜任专业心理咨询的人数在2%-3%左右。
其次,是获客的问题,由于我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给心理咨询带来了不少额外的阻力,例如“家丑不外扬”、“扬长避短”的偏见使很多急需帮助的来访者拒绝接受科学的心理咨询,甚至很多人把心理咨询与精神病治疗混淆起来,认为做心理咨询就是心理有疾病,这一观念让不少人对心理咨询望而却步。
如果上述两大问题不解决,就足以把陈珂含打回原点,她知道,接下来,还有一场持久的硬仗要打。
“不唯学历”的咨询师筛选标准,让客源变得更有黏性
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让当初的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
陈珂含指出,从一开始,心之爱就建立了一套非常严苛的心理咨询师筛选标准,“如果心理咨询师本身有着非常高的学历,比如留学背景,这会是一个加分项,但是并不是一个必选项,我们看重的是真正的专业能力,是不是实打实地进行过含金量非常高的专业培训,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实训经历和实战经验成了心之爱选拔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标准,即使通过了面试,也还会有半年的观察试用期,如果半年后,专业度不合格,那么最终也会被淘汰出局,截至到目前,心之爱有7位专业咨询师,均获得了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二级证书。未来,心之爱还将建立心理咨询实训基地,为更多咨询师提供专业的实战培训。
人才作为心理咨询平台最重要的“硬件”,都有了严格把关,那获客也就变得不再那么困窘,“最先的客源确实很少,总体基本是个位数,但是,在来访者一次次获得专业的心理咨询介入后,帮他们解决了之前一直很困惑的问题,客户的黏性变得越来越强,我们作了很多长程深度的个案咨询,积累了不少口碑,现在的一些来访者就是之前的老客户带来的”,陈珂含说道。
“即使客户再多,我们依然严控来访流程”,陈珂含表示,来访者到心之爱的常规路径是:电话预定、双向预判、选定咨询师、长程咨询。常规路径的前两个环节由助理咨询师完成,助理咨询师在接到来访者的预定请求后,首先会做出是否接受预定的判断。在接受预定后,来访者会被要求填写一系列表格,录入个人信息和心理状态。随后,助理咨询师根据来访者提供的信息匹配心理咨询师,并将详细的匹配意见告知来访者,由来访者做出选择。在选定咨询师后,助理咨询师会特别安排来访者和咨询师见一面,以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的建立对于后期的心理咨询是非常有利的”。
心之爱咨询室内景
据了解,心之爱的咨询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包括神经类,比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青少年遇到的人际交往问题、网瘾问题、青春期的叛逆问题等;成年人遇到的情感危机问题以及职场焦虑等问题。截至到目前,心之爱已累计服务超过15000人次。
行业乱象丛生,“执拗”地专注个案咨询
每一个行业的起步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小、散、乱”的发展状况,心理咨询行业依然如此。
据陈珂含介绍,目前市面上做心理咨询的企业机构并不算少,仅仅在北京,就多达几百家,然而实际的发展情况并不以量来衡量。
据了解,考试门槛低、培训也不规范,一边是尚未细分的心理咨询市场,一边是越来越多的人看好心理咨询这块“肥肉”,很多咨询机构共同的特点是,“小作坊”式的规模,却一边做心理咨询,一边办“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班。心理咨询行业不景气,可培训部门却略能赚钱,于是就形成这样的怪现象:一个拿到心理咨询师从业证的学员开办一家咨询室,过了一年半年发现不赚钱,于是又搞到培训机构的资质,开始卖课程和产品,而这已经完全脱离了当初开始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初衷。
“我的初衷不会变,我是做个案心理咨询出身,创建心之爱也是要做一对一的个案咨询,心之爱想做的是‘小而美’、‘精而专’的心理咨询机构。” 陈珂含表示。
做个案咨询,进程长,难度大,收益也并不见得有多高,这种坚持真的值得吗?“值得,很多我身边的朋友都说我太固执了,完全可以赚快钱,却选择了一条慢模式,我们可能是心理咨询行业里唯一的一个‘专注个案’的机构,但正是因为坚持个案,我们更加懂得来访者的心理,也能更好的带给他们更合适的服务,国人真的很需要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我们会一直继续坚持”。
同时,陈珂含对行业的发展前景也一片看好,去年国家取消了咨询师证书,这表明了国家开始整顿心理咨询市场的决心,新的监管标准也或将出台,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公众人群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诸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心理咨询需求也将进一步释放,据预测,我国心理咨询市场很快会迎来进一步增长,而这也为“心之爱”规模化发展带来有利契机。
“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的发展模式,下一步,心之爱的发展将进入提速阶段,即在已有的两家咨询机构的基础上进行扩张,为来访者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咨询。”
另悉,现阶段,心之爱已开始盈利,并正在与相关资本方进行接触,准备开展创立以来的首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