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就在细节中
比这更可怕的是忽视“魔鬼”的存在
文 | 心之爱/新雨流泉
(本订阅号第380篇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
我们生活在一个极易引发焦虑的时代,有时我们会强迫自己进入快乐和屏蔽感受这一状态,然而这使我们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请不要忽视任何令你不舒服的感觉,抓住那不经意的瞬间,你的人生或许就能打开一扇门。
强迫快乐是试图制造一种虚假的亢奋[有时类似于轻躁狂,有时类似于悲戚的表演],内核是放弃观察、思考事件的细节,为的是避免体验真实情绪和情绪背后的情感,因为我们可能会预测这种情绪情感不是会吓到自己就是会吓到亲人,甚至会令他人轻视你。于是,当感到焦虑恐惧时,你会自我暗示:“小事儿、没有事儿、不要大惊小怪!”;当你感到悲伤失落时,你会埋怨自己:“我为何就不能自信乐观一点?”
在耻感文化中长大,我们可能从小便习得这种信念:“哭泣代表软弱”、“愤怒代表野蛮!”、“焦虑代表无能”、“沉默代表木讷”、“内向代表孤僻”,于是我们识趣地相互配合,出演一场众乐乐的人生戏剧,为的是避免与众不同的孤独,未曾想到给自己戴了一幅难以撕下的笑容假面。渐渐地,当你灰心丧气、焦虑不安时,你变得不愿相信自己的感觉或者急着驱赶真实感受,合理化、最小化痛苦的情感。你会为你的悲伤失落而羞耻,为你的焦虑恐惧而内疚,将负面情绪视为洪水猛兽,而表达负面情绪则是件极为丢人的事情,并试图强迫自己快乐起来,这恰恰走向了事物的反面,让你变成了一只“鸵鸟”和“惊弓之鸟”。
人们口中都说喜、怒、哀、乐、惧是最基本的人类情感,然而心中又给它们贴上好与坏的标签,对情绪的价值判断深深制约着我们体验情绪的勇气和人格的成熟。在依附理论中,父母不能同调孩子的情绪情感就等同于情感忽视。当孩子伤心哭泣时,你急着要孩子快乐起来!当孩子灰心时,你忙着打鸡血,鼓励要有信心;当孩子愤怒时,你指责孩子没教养,这毫无例外地会造成孩子心智化的损伤,因为父母的行为和孩子内心体验是不匹配的,而心智化最根本的意义在于使个体关注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增强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感受的能力。
“魔鬼”就在细节中,比这更可怕的是忽视“魔鬼”的存在。我们往往会高估了我们的教养,更直接地说,是惯于屏蔽细节带给我们的心理感受。当领导臭骂你一顿之后,你可能会假装不生气;当朋友收入比你高时,你可能假装不在乎;当夫妇俩长时间没有性生活时,你可能会说激情变成了亲情,而忽略了伴侣不经意间的抱怨或者轻视的眼神!所以当你感觉不对劲时,不要漏掉任何让你不舒服的细节,不要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而是停下里看看你的心理真相。这种看真相的过程便是一种治疗,即使你无法和领导干架,你不愿和伴侣离婚,你至少真实地接受你的心理状态,此时你不做选择也是一种选择,这就是清醒下意志的释放。若没有这个过程,你看似成功、快乐了,那多半也是误打误撞,以更长的眼光看来很可能是误入歧途。若有了这个过程,你选择了别人感到不可思议的选择,我们相信你一定隐瞒了一个令你更快乐的目的。
最后,把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的话送给大家:“静静地严肃地从你的发展中成长起来;没有比向外看和从外面等待回答会更严重地伤害你的发展了,你要知道,你的问题也许只有你最深的情感在你最微妙的时刻所能回答的。”如果你感到不舒服时,不对劲时,不妨静下来尝试着和你内心真实的自己相遇。(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