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的小黎面对琳琅满目的沙盘,完全没有孩童的兴奋,她一遍遍地重复着:“我不知道做什么”、“我不会……”、“要是做不好怎么办?”……多次鼓励下,她尝试着做出了自己的第一幅沙盘作品,过程中有数次的求证和询问,不断验证自己做得好不好。年纪幼小的她,少了童趣的纯真,多了很多成人世界的评判。这份评判从何而来,我需要去寻找。
一瞬间,我脑海里浮现出许多把孩子送到咨询室的爸爸妈妈们,自然也包括小黎的父母。有很多父母,他们把孩子送到咨询室,是希望心理咨询师帮助他们重塑孩子,把孩子变成他们希望成为的样子。所以,每一次接待儿童的个案,都需要和父母沟通心理咨询的目标,沟通孩子的实际情况。这本身是咨询的一部分。
我想起了小黎的妈妈,她送诊时的喋喋不休和咄咄逼人,让人记忆犹新。相比较妈妈,小黎的略显木讷和犹豫,反倒让人觉得格格不入。难道是妈妈的过于强势和善于表达,压抑了孩子的内心感受?为了寻找问题的根源,我邀请小黎和妈妈共同完成一副沙盘作品。作品制作的过程,是咨询中观察亲子自然互动的绝佳方式。
一开始,妈妈把自己最好、最温和的样子拿出来,她对小黎说:“你想放什么就放什么。妈妈陪着你,需要妈妈帮助的时候妈妈来帮你。”小黎在妈妈的脸上反复求证,直到确认妈妈是真的允许这样做。
当小黎和妈妈,各自拿着自己喜欢的沙具,各自摆放,互不干扰。这是我们期待看到的样子。然而,当沙盘空间一点点变小,这样的完美界限是否还能展现出来呢?我和小黎一样,期待妈妈还和刚开始一样,说着那些腻歪的爱的口头禅,哪怕它是学来的,可照样让人温暖。但后来的画风,也许才是小黎和妈妈的常态:
小黎将一颗绿植上放置了葡萄,妈妈瞬间把葡萄拿走,嘴里说着:“这是什么树,上面能结葡萄吗?要动脑思考是不是?”
小黎把金鱼放在挖出的河流里,妈妈为了放置自己的贝壳,把金鱼拿走了,嘴里说着:“金鱼放在鱼缸里会更好看。”
小黎想在沙滩边放两个老人,妈妈询问后立马阻止,她不想去问小黎为什么要放置这些无厘头的沙具,武断地给出一句“这不合适”的评价。
……
这些常态对话给小黎带来的负面影响,连小黎的妈妈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她以为,身为妈妈,在孩子不能做主的时候,自然给出建议,这就是爱。而那些善意的提醒,就成了“爱”的口头禅。这些口头禅打着“爱”的名义,却以压力的形式施加在孩子身上,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伤害。正如非暴力沟通的作者卢森堡所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当我们把这些话和观察递给小黎的妈妈时,她沉默了。
儿童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孩子怕热,适时解开拉链。语言是用来暖人的,却也会不小心伤到人。
“爱”的口头禅包含着来自父母的抱怨、指责、否定、数落……而这些,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经历过。在一次语言暴力节目的采访中,众多父母也承认自己无意中使用了暴力语言。语言是有生命的,它具备了创造和摧毁的力量。而为人父母,要在成长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给孩子带来伤害的部分,并学着使用一种新的具有创造力和激励性的语言。
心之爱 | 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