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相对父亲而言,母亲与孩子更具有天然的心理共生关系,母亲的参与和退出是贯穿孩子成长经历的一个重大生命主题,亦是极难把握的一对辩证关系。
俗话说,爱得深,藕断也会丝连。现实中,体面的母爱退出着实少见,但并非没有。这需要母亲们具备超强的自我觉察能力和自我成长的意愿。
今天,我们不妨用自体心理学的六种自体客体需求的满足和失落来理解参与和退出的辩证关系。
这六种自体客体需求分别为:
(1)镜映自体客体需求
(2)理想化自体客体需求
(3)孪生自体客体需求
(4)对抗自体客体需求
(5)效能自体客体需求
(6)探索自体客体需求。
现在不少家长,特别是母亲在孩子身上用力太大,这种过度参与经常是用自己的心智空间侵占了孩子的心智空间,从而不知不觉(我相信,绝大多数时候不是意识中的主观故意)中把参与转变成对孩子自体客体需求的剥夺和以共生的方式控制了孩子。
镜映自体客体需求,大体意思是指父母能实事求是地看见和回馈孩子身上具有的美好特质和能力,从而使孩子获得一种内在的自我肯定和满足感。
母亲在这个方面用力太大通常表现为,似乎比父亲有更显著的护犊情结,经常放大了孩子身上的优点和能力,当别人(包括父亲)批评或者指出孩子不足时,她一方面会担心孩子的自尊心受不了(可能是把脆弱的自我形象放置到了孩子身上),一方面仿佛别人是在指责自己,从而会难以接受且进行言行反击,这就给孩子带来了一种断裂的自体和客体表征:“我在妈妈心中很特殊,我在别人心中很差劲。”、“妈妈是天使,别人是恶魔。”
孩子的自我特殊感和对母亲的原始理想化,经常带来脆弱的自尊和对母亲的情感依赖倾向。如果母亲带有自恋特征,那么当孩子的表现不能令自己满意时,她则可能又会表现得歇斯底里、苦大仇深和严苛起来,这会使孩子在自大和自卑之间剧烈摆荡。
理想化自体客体需求,大体意思是指当孩子遇到困惑和难题时,父母能给予指导和规范;当孩子遇到挫折和情绪困境时,父母能成为孩子的心灵港湾,给予共情、理解和安抚。
母亲在这个方面用力过猛的表现经常是错误地理解了无条件的爱,似乎过度认同了孩子的情绪化,不是倾听孩子的苦恼,用细致入微的语言共情孩子,替孩子理清情绪脉络,设定行为边界,而是忍耐和纵容孩子的破坏和侵犯行为(例如,辱骂和摔东西等),渐渐地,双方就演变成了施受虐关系。
母亲在孩子心中形成没有底线,软弱无能的形象。孩子感谢又欺负这个无限包容、没有底线的母亲,又因此感到内疚和自我憎恨。
孪生自体客体需求,大体意思是指孩子能从父母身上体验和观察到与Ta相似的品性和志趣且能一起进行实践活动。
在养育女孩时,母亲这方面用力太大的表现可能为,一个干练和理性的母亲对女儿敏感的先天气质感到困惑、无奈和忧虑,且不经意间表现出对女儿的贬低,同时不断使用积极和激进的言行矫正女儿的行为模式,这经常会让女儿无所适从且自我谴责。
母亲抱怨操碎了心,女儿则相信自己永远不如妈妈,她崇拜妈妈又痛恨妈妈,而且会加深“我是谁”这个命题的困惑,成年后离不开妈妈又不断与妈妈斗争。
在养育男孩时,母亲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她对不太成功和感情不睦的老公充满了愤怒,从而忽视了老公身上可能具有的优点,不断在儿子面前指责老公的人品和能力,这严重阻碍了儿子向父亲的男性认同,必定抑制他与父亲的互动和实践,他会拒绝相信或过滤掉与父亲的相似点且抗拒父亲可能有益的教育,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性别角色同一性的稳固。
对抗自体客体需求,大体意思是孩子相信不会因有对父母的攻击言行而丧失父母对他的爱。
母亲在这个方面用力太大可能表现在,为了维护家长,特别是老公的权威,培养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从而过度抑制了孩子的攻击性,要求孩子任何时候都不能飙脏话、不能撒谎、不能顶撞父母,有时老公思想言行僵化和控制,依然要求孩子克制情绪、听话照做,否则就扣上不孝的帽子,或者用一句经典的口头禅纹饰老公的错误:“他毕竟是你爸爸啊。”难怪乎,有孩子抱怨他在家里经历的是“男女混合双打”。
在这种传统教育下,孩子成年后对权威感到愤怒又恐惧,很难为自己的利益主张,在职场上亦很容易被PUA,且严重抑制创造力,或者过于讨好而讨好又不得法,毕竟讨好不是源于真情实感,而是对恐惧和愤怒的反向形成。
效能自体客体需求,大体意思是父母能听从孩子的建议,让孩子干力所能及的事情,以让孩子体验到一种能影响别人和对事物的掌控感。
母亲很容易剥夺孩子这方面的需求,用力太大的典型表现是对孩子代劳和包办,对孩子照顾得过于周到和细致,再叠加上顺应教育体制地需求,为了学习成绩,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包大揽,例如,洗内裤和袜子、收拾书包等。同时,当孩子四肢发育不协调时,母亲急着催着孩子完成一项事物,于是忍不住代劳,迅速解决问题。例如,上学出门前嫌孩子系鞋带慢,于是赶紧代劳。还有一种情况是,当孩子提出一种想法和建议时,母亲(包括父亲)便相信孩子很幼稚,从而迅速否定,而没有询问孩子的动机和解释不能满足、采纳的原因,如果家长沉下来回想孩子的想法和建议,家长可能会发现予以拒绝很可能源于过度焦虑,而不是孩子的想法真的幼稚,例如,孩子提出想买电脑台式机时,一方面有利于玩游戏,一方面平板内存太小,而且写东西不方便。总之,父母要在拒绝和满足间保持平衡。
探索自体客体需求,大体意思是父母能在确保孩子安全、健康的情况下,满足、肯定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当孩子探索遇到挫折时,父母愿意为孩子“擦屁股”,并分析经验教训,而不是否定探索行为本身,更不是在孩子没有行动前就威胁孩子:“不要…不要…”“我丑话说在前头。”母亲在这方面的用力太大主要表现在过度高估了探索行为的危险性,例如担心孩子骑自行车出事故;孩子冬天在外玩耍衣服穿少了(有一种说法是“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担心孩子上网受到不良信息影响;对孩子提出性话题讳莫如深地回避等…
总之,家长在孩子身上用力太大,大体上是在以上六种自体客体需求方面迈向了一个极端,从而产生了剥夺和控制的后果,终将造成孩子和父母不能完成分离。
至于要得体退出,那就要在事情的细节上在以上六个领域保持辩证的处理方式,特别要时刻提醒自己在心理和物理上完成分离,哪怕孩子再痛,你再痛也要带着“行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心态奋力争取。
——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