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中式父母的“窒息感”

关键词:

来源:心之爱

发布时间:2024-11-09

如果看过今年的热门电影《抓娃娃》,可能都会对影片中所讲述的内容影响深刻。一对超级富翁的父母为努力将小儿子培养成心中理想的成功人设,不惜为儿子从小打造出了一个充满各种人为因素的模拟世界。

之所以说是模拟世界,原因是里面的大多情境都是应父母的教育脚本而设置出来的,比如下半身瘫痪但开口必是经典词句的奶奶、精通书法且出口成章的邻居、或者是对话必然涉及数学或物理知识的街坊们,以及一口标准的英文课本发音的外国商贩等等,无一不是主角爸爸的精心设计,和主角妈妈的用心配合。

电影是幽默搞笑的,但也恰恰将现实世界中一些状态以更聚焦更浓缩的方式展现了出来。

可以说,父母与孩子之间,在给予与接受的过程中并不完全是对等的关系,尤其在成年的父母与未成年的子女之间,父母所给予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并不一定真的就能贴合到孩子实际的现实需要上。

父母的有些付出,其实是在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而并不是孩子的真实需求。

《抓娃娃》中的父母,渴望儿子成才的心是真实的,但所有给予操控的空间与过程是令人窒息的。这样的父母常常处于对自我牺牲的无限自我感动中,而与孩子真实情感的连接其实始终都处在渐行渐远的状态上。

电影最终以孩子自主放弃高考,决定走向一条属于自己能做主的人生之路进行了收尾,这是电影故事的理想收尾。

现实中,很多的孩子在通往高考的路上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他们通过自身的各种情绪症状表达着自己的内心世界有多糟。很多时候,他们其实早已经就感觉到不好了,但仍然在选择坚持,因为不想令父母担心或失望。

同时也受年龄及实际经验的限制,很多时候孩子们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怎么了,有时只是感觉到累了,走不下去了。当这些孩子走进咨询室或者医院时,往往都已经到了他们最抗不过去的时候。

他们在寻求帮助,因为无力去面对他们所面对的那个现实,究竟是父母以自己的无意识所打造的现实,还是客观实际的现实?

他们日常所感受到的情感连接究竟是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还是被父母人为所设计出来的感受与体验?孰真孰假?

处在种种错乱的感受中,却在努力完成着父母投注过来的目标,内心始终处于事事而非,同时又有些分裂的情景中,长期下来谁能全身而退?

更不用提还要创造奇迹,成为全方位的优秀人才,这谁能做得到呢?

孩子进入心理咨询,既是他们自己现状的需求,其实也更是父母的潜意识需求。

但往往父母身在其中,很难真实客观地看到自己内心无意识的所做所为,更看不清自己如何在自身无意识的操控下去给孩子的成长施加影响。升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以及人际交往的压力等,无疑都成为养育过程中焦虑的来源,当父母无力应对这些压力时,或者当父母自身的成长中遭遇过创伤性事件而未获得疗愈时,都有可能通过父母的言行,通过日常互动中的点滴,而影响到孩子的内心感受与体验。

我们自然会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天然的自我消化或者愈合的能力,做到自动的去糟粕取精华,实现优秀的自我成长历程,但其实这也不过是个理想化的想像。

现实的情景是,父母们既需要更清晰明了自己的愿望以及实现愿望的各种模式,同时也需要清楚了解到孩子的真实需求与成长的节奏,相互磨合,共同成长。

如果在孩子还没有出现问题走进咨询室之前,父母就已经具有足够的自察自省的能力,愿意提前进入咨询室寻求帮助,那么可以相信未来走进心理治疗中的孩子会越来越少。

——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