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问:
被自己 3 岁的孩子用玩具打疼了,然后就很暴躁,想打回去该怎么办?
自己孩子三岁,还没上幼儿园,玩闹起来没轻没重。拿玩具枪自己玩,突然就Duang打我一下,特疼。昨天晚上玩手电筒,准备睡觉了把手电筒朝我砸过来,砸到眉骨上,疼的我直流眼泪,把他抓过来照屁股狠揍三下,我都没觉得解气。之前还有把书砸朝我砸过来,砸到我腿上瞬间破皮起包,气死我了,让他站那我也拿起书朝他脚下砸过去,没有砸到他但他应该吓的够呛。此外ipad放沙发上,他玩闹起来觉得碍事,直接扔地上,屏碎了,今天我手机放茶几上,也没碍着他,自己玩的时候又把我手机拨到地上,屏碎了。太生气了,觉得不打不能解恨,但是打了又觉得是以暴制暴,以大欺小。平时也看正面管教,还是会高效率陪伴,平时和他在一起有时会看手机但是看完了还是会接着跟他玩。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喜欢欺负我,对他爸还好。真是又伤心又气愤。跟他说再砸东西两周不许看电视。
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师答:
成为母亲,是个不容易的过程。
母亲作为一种身份,在准备孕育孩子到孩子出生,这个身份开始被纳入到自己的生命之中,但在心理层面上完全地承接住这个身份,则需要一个长期的与孩子互动的过程。
跟随着亲子之间的互动,我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成为母亲这个身份所带来的幸福与喜悦,同时也会深深地感受到其中的责任,从而开始更深地理解成为母亲的意义。
你与儿子之间的互动,可以感受到你内心在不同的身份体验中的冲突。
一方面你真的被他打痛了,你很想反击回去,因为瞬间的疼痛让你回到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身份,而不是母亲的身份;同时另一方面,你的母亲身份会提醒你,应该给予他适当的教育而不能以暴制暴。
这两种感受在你的内在交错出现,推动着你面对他不知轻重的行为时,产生出一些混乱的应对策略,既想关照自己先回击过去,又想能够好好的教育他对自己行为的掌控,最终似乎哪方面都没有做到,内心的感受想必也是沮丧与挫败的。
你说自己平时很注意高效的陪伴与正面管教,但孩子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喜欢欺负你,这让你又伤心又气愤。
你定义孩子是在欺负你,相对的你就将自己放在了一个被欺负的位置上,很好奇你们之间是怎样的具体互动方式?
为什么会定义他在欺负你?
你与孩子之间构建了一种欺负与被欺负的互动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你处于被欺负的位置,会有怎样的体验与期待?
表达你的委屈、愤怒?
然后期待对方能够同情,最后放弃自己的欺负行为?
还是爆发反抗,决定以大欺小的方式反击回去?
相对来说,孩子是怎样被放置到一个欺负人的位置上的呢?
他并不是一出生就明白自己要处于这样的位置上,而是在互动中逐渐被赋予了这样的一个位置,因此他会感知与体验到怎样的情绪情感呢?这些是值得探讨的。
当孩子不知轻重的弄痛你时,你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暴躁,此时的你可以尝试多花些时间去感知这种暴躁的情绪,而不要着急由着情绪去推动自己做出言行上的反应。
可以尝试进行一些思考,身体上所感到的疼痛,为什么会促发自己感到暴躁?
是只单纯身体上的疼痛感?
还是孩子的不当行为触动你内心深处的一些记忆?
或是因为这样的行为让你强烈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被冒犯、不被尊重的感觉?
等等,当你允许自己可以更多地与这些糟糕的感受建立起联结,你会感知到一些平时不曾留意到的另一面的自己,生命中一些未曾意识化的体验常常会推动着你做出不加思考的应对反应,但事后却又总是觉得这并不是恰当的应对方式。
可以感受得到,你在努力想成为好的母亲,但发生的事情让你体验到了无力感,而这也是推动我们开始成长自己的时刻,不仅仅是单纯学习如何与孩子的交流互动,重要的是可以多一些了解未知的自己。
更深入地明白了自己,才能将学习到的方法运用的得心应手,也才能够更深的感知到孩子的内心需求与他的不同表达,从而与他构建起彼此更适合、感受更舒适的亲子互动模式。
——刘丽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