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问:
心之爱咨询师答:
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与控制自己不对孩子生气与打压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关联。
对孩子生气,打压孩子,显然是孩子的一些言谈举止引起了你的情绪,而这一刻又很难对自己的情绪有所掌控与管理。从而身不由己地对孩子开始生气发火,之后可能又会因此而自责内疚,希望通过学习一些育儿教育方面的方法,以实现自己在教育孩子时是顺畅与自信的目标。
学习各种教育的方法,本意是借此控制自己的情绪,实现有效的管控,出发点是好的,但对方法的理解与实施更需要先对自己有所认知,了解自己的脾气个性,知道如何协调与平衡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能够对孩子的个性特点有所认知,能够感知亲子关系之间的联结与冲突,学习通过互动的方式进行协商,处理好彼此之间的矛盾。
希望管控自己的情绪,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喜怒哀乐常会因什么而被激发;其次当出现情绪后,是否能够及时觉察到,并能够停下来去体验情绪,自察情绪带给自己的各种感受,停在情绪中,而不要马上为缓解情绪而付诸行动;第三在体验到强烈的情绪冲击之后,是否能够适时进行反思,思考自己所经历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的触动与感悟。经过这三个不断觉察、体验、反思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逐渐细化了解自己的情绪,并逐步懂得对自己情绪的掌控,同时这也是一个需要不断让自己投入实践体验的过程,很难依靠对某种理论的解读让自己获得改变。
说到打压孩子,这或许是孩子的某些言行激活了你内在被压抑的一部分情感,很希望通过打压的方式让孩子快速地服从你的意志,这其中会触碰到你自身的成长经历,波及幼儿或儿童时期经历到的伤痛事件,倘若不能很好地去理解过往经历带给自己心理层面的影响,不能重新解构自己内在的心理模式,这样的习惯模式会不断地无意识地重复着,无法获得真正的转化。
因此当你可以清楚看到自己的情绪状态不断被孩子的言行扰动到的时候,不妨开启一段自我成长的历程,探索一下内在世界里一些尚未被自己认知到的部分,更好地完善与整合自我内在的功能。
当自己开始有所改变之后,与孩子的亲子关系相应会开始发生改变,重新回到教育方法的学习与使用上,相信会有融会贯通的效果。
——刘丽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