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孤独,是“我”的一道坎

关键词:

来源:心之爱

发布时间:2018-04-14


“我妈说,希望我做一只自由自在飞舞的蝴蝶。可是,长这么大,我没有任何自由的感觉。我不想做个好人,不惜一切代价只为换回一个‘好’字,这太累了!”

舞蝶不停转动着自己的双手,说出了自己好久不敢说的话。

“可是,不做一个好人,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这意味着,我们要有足够强大的内心迎接外在的评论。有时候,我又特别害怕失去。怕如果我真的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不理会别人的看法,就没有人理解我,有可能我要孤独终生。孤独,是一个很恐怖的词语。因为,我需要安全感。”

说到这里,舞蝶打了一个寒颤。“孤独”二字带来的寒意,同样也在我的内心涌动着。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说过:“人是反孤独的动物。”为了避免自己孤独,我们发展出重要的交往关系,而我们最初的自我认识,也是从这些交往关系中产生。然而当“我”在避免孤独中发展受限,“我”该怎么办呢?避免孤独,停滞不前?还是,为了万千种可能的“我”,与孤独一搏?

显然,此时此刻的舞蝶,是遇到了这样的麻烦。这次我打算以讲故事的方式帮助舞蝶看到自己的内在:

很久很久以前,“我”这个东西是没有的。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小家伙,躲在妈妈的子宫里,经历十月怀胎的辛苦,小家伙呱呱坠地。在小家伙的眼里,他/她与妈妈,是自然地连接体。所以,当他/她饿的时候,必须要第一时间吃奶,当他/她渴的时候,必须要第一时间喝水……直到有一天,他/她学会了说“我来”,那个“我”才开始朦胧的存在。但“我”的边界并不是很清晰。因为有时候,小家伙依然会把“我”说成“你”,当他/她不想让妈妈吃饭、睡觉、上厕所的时候,依然说着:妈妈不吃饭,妈妈不睡觉,妈妈不上厕所之类的话。再长大一点儿,小家伙才逐渐地分清楚一个事实:原来,我和妈妈,是两个不同的人。这一时刻,从生理上,“我”与她划清了界限。同时却又因为能力的限制,“我”不得不依赖于妈妈生存下来。但是,“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己的好奇。对于“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孩子具有非常浓郁的热情。当有人为“我”点赞时,“我”会付出百分之两百的努力做得更好,以获得更多的赞。当有人否定“我”时,“我”会冲破一切阻力寻找证据,以证明“我”不是这样的,其实“我”可以做得更好。

对于这个时候对“我”的探索,著名心理学家奥苏泊尔将之归因为附属内驱力。“我”做得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赢得别人的点赞,是为了取悦他人,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肯定而来。这些是童年期发生的事情。

对于“我”,童年期之后,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比如,到了青春期,我们要经历情绪的大起大落,体验为人深深地痛苦和孤独,去追寻“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话题,这个时期,我们需要做的是,把“他人眼中的我”和“我”自己想要的“我”统一起来,以使自己的人格更稳定,使得自己更坚定。这也是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中所说的青春期的主要任务:自我整合和统一。到中年期,对于“我”,同样有更重要的任务等待……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的“我”没有很好地度过青春期,只停留在童年期的阶段。“我”做所有的事情,是为了追寻别人口中的一声好。夸赞和肯定,对“我”来说,太过重要。翻开我们的朋友圈,当我们去特别关注某一个人的发圈时,我们就看到了他/她的“我”。比如,你的朋友,每当在国外买来一件东西,都要搬到网上晒一晒,通过让别人点赞来满足自己内心“我”的需求。那仿佛在说:“看吧!我和你们不一样。我用的是国外名牌,我是一个追求生活质量的人”诸如此类等等。而有的人,热衷于晒自己做了什么,今天去哪里搞活动“我”做了什么,明天去哪里聚会“我”又做了什么,内容丰富多样,核心却不过是围着“我”转,通俗地话说,有一种人,是在刷自己的存在感。有的人,明明自己已经很累,却安排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直至自己精疲力尽。为什么不顾及自己的感受呢?因为对他们来说,还有一些东西,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那就是“我”在大家眼里,是最能干的,最聪明的,没有事情能难倒我。这样做,有错吗?没有错!只是,他们的“我”与生理年龄的“我”并不相称。

这样的发展停滞,一定程度上与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有关。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我们内心深深地逃避和恐惧。然而,当我们不能面对冲突的这个部分,“我”与生理年龄的“我”就会越来越远,但是,这两个“我”却又永远不能分开,所以离得远就会有皮肉分离、撕扯的痛感,除非,“我”让自己疯掉,不想体验这种感觉。可是,“疯”也是一种本领,不是所有的人,想疯就能疯。

当我们感受到被撕扯又没有办法疯掉时,其实是“我”并没有放弃自己。他/她想请求你,再深入地探索“我”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把“我”进行很好地统一。在自我的成长上,孤独是其中的一站。只要我们承认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与他人并不一样,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认知,那么孤独,是必须要体验的。我想,冯友兰先生在说“人是反孤独”的这句话时,并不是有意误导我们远离孤独。相反,只有体验了不被理解的孤独,也只有在孤独中静思发展,我们才知道孤独的滋味到底是什么样子。更何况,孤独,我们是逃不掉的。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他坐在我面前,听我讲话。我看到他很认真地听着,他也说自己听懂了。但是,我觉得,他的人在我面前,他听懂的仅仅是自己想懂得那个部分。”发生这样的事情,不是因为这个世界冷漠没有温度,而是因为,我们的认知局限在自己的领域,我们各自,都想照顾着自己的感受。难道这不是成长的常态吗?

孤独之后,“我”会成为什么样子?

“我”很好奇,也很期待……


——————————————

心之爱 | 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