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离开,是为了更好地遇见

关键词:

来源:心之爱

发布时间:2018-04-07

傍晚,春日的京城飘起了雪花,乍暖还凉的天气里,我和梅苏围坐在咨询室,听她讲着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感受和思考:

“我逼着自己努力,就是为了有一天能离开那个地方,那个给我带来伤害的家。我讨厌妈妈把东西摆得乱七八糟,很小的时候我就发誓要和她不一样。我还讨厌他们小富则安,不思进取的样子。现在我把自己的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比妈妈强一百倍。我那么努力地挣脱他们,可是,最近常常悲哀地发现:我那么讨厌妈妈,却又越来越像极了妈妈。不知道为什么,越是发现这些,我就越发地不能接纳自己……”

我望着梅苏,她有着漂亮的脸蛋和聪慧的大脑,是少见的智慧型女人。时常紧皱的眉头与她漂亮的脸蛋并不相称,仿佛替她诉说着一段段不愉快的往事。不管怎样,作为她的心理咨询师,我是欣慰的,遇到了在成长中富有灵性的她,愿意又有能力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话题。很多时候,是她带着我进入成长的下一个命题。

梅苏说,8岁的时候,她就经常望着院子里的天空,不断对自己重复着:“我不属于这里,长大后一定不会在这里生活!”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笑话她,“不会做饭,长大后连婆家也找不到!”那个时候梅苏心里总会浮现出不屑。她经常幻想,离开父母,去一个能自己做主的地方,哪怕是去流浪,只要那里有属于自己的自由,她说自己向往着这样的生活。那个时候,她以为,只要离开父母,她生命成长中的痛苦就会减轻,就能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自由奔放。但后来发现事情并不是自己想象的这样。

很长时间以来,梅苏的内心出现了很多矛盾冲突:她一方面像妈妈一样争强好胜、追求完美,一方面又期待自己像小女人一样被照顾呵护;她一方面远离父母,与父母进行着心理战,一方面又因背叛父母而深深地内疚自责着。冲突出现的时候,痛苦会侵蚀着她的身心,让她寝食难安。她隐隐约约觉得,对父母的不接纳有可能就是对自己的不接纳。但她没有办法深入自己的内心,看的再清晰透彻一些。

我同意梅苏的感觉:我们对父母,对原生家庭的爱恨情仇,看似是对家人的不接纳,实际是跟自己过不去,没有接纳本该属于自己的那个部分。换句话说,没有与自己和解。除此以外,背叛父母带来的深深愧疚感,也是导致我们不能与自己和解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我们与母亲子宫分离的那一刻,就已经“背叛”了母亲。我们所谓的“背叛”是一种离开,是为了更好地成长。如果生活中你产生过离开父母、渴望自由、想要一个人流浪的感觉,这一点都不过分,也不可耻。尽管这样说,可我们每个人,为人子女,都没有办法掩盖住那份因离开父母带来的负罪感。没有办法怎么办?那就坦然接受吧。允许自己愧疚,看到自己的自责,不将自责带来的不舒服体验转移到父母身上,分清自己该承担的和父母没有做好的部分。

我们一点点碰触着自己的内心,在身体里打开一道光束,不停地探测,久而久之,我们看到了那些始终看不到的部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我们自己,就像一个黑洞。一开始,我们只能用肉眼看到停留在洞口的一点点光,后来,我们不断地探索,挖掘着自己的力量,也不断借助着别人的力量,再后来,我们能看到的越来越多,最后我们走进了更深的洞里,一点点采着光,我们对自己越来越清晰。当我们再回头,看看那些曾经在黑暗中绊住我们的石头,还有我们在石头面前奋力抵抗的情绪,我们知道了:过去,我们那么努力地想甩掉这些成长的障碍,是为了看到更远的自己。然而看到不是目的,我们还要再重新走回洞口,在回来的路上不断寻找着被自己丢掉的东西,那些东西会照亮我们更远的路,让我们再一次遇见更远的自己。

此时此刻,我特别想对梅苏说:“离开,不是一种背叛,是为了更好地重逢,更好地遇见!”



——————————————

 心之爱 | 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