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心理热线13051784755
广告
麦克白效应的秘密:道德与身体清洁

关键词:

来源:心之爱

发布时间:2021-02-10





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的行为学家发现:罪恶感能促使人们去清洗自己,即“麦克白效应” (麦克白效应,Macbeth effect)。这一名词源于莎翁名剧《麦克白》,剧中的麦克白夫人在谋杀之后总想洗手,以洗掉手上想象出来的血迹。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里的一个场景,其中麦克白夫人唆使丈夫谋杀了顿肯王,手上沾满鲜血后,呻吟道,“洗掉,该死的污点!洗掉,我说了。”

西北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洗涤身体可以帮助人释放良心上的不安。研究者启发志愿者回想自己做过的道德或不道德的行为,同时进行填词测试。结果发现,志愿者在回想自己过去的不道德行为时,更容易将“W__H”填成“WASH”(洗),将“S__P”填成“SOAP”(肥皂);而让他们选择免费礼物时也更喜欢要消毒巾而不是铅笔。

有研究发现,麦克白效应的发生伴随着包括感觉运动脑区的皮质网络被激活,而道德厌恶与生理厌恶引发相似的面部表情和共享的脑部神经区域,且都起到保护自我的作用。身体净化对生理厌恶和道德厌恶起到相同作用,即净化道德污染保护自我。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概念与身体经验是一种复杂的隐喻映射关系。道德观念来自于洁净的身体体验,道德与身体洁净之间是一种隐喻关系。道德—洁净这种隐喻关系意味着清洗身体使身体变得洁净能净化道德。这一具身认知机制被麦克白效应的特定模式所证实。例如,用嘴撒谎的人只会清洗肮脏的嘴,因为他抽象的“道德不洁”概念来自嘴的具体体验。

近年来,研究者发现,麦克白效应不只会发生在自我道德越轨情形下,在个体发现他人做出不洁行为后,出于被污染的恐惧会选择清洗身体,而且身体清洗部位的选择具有特定模式。例如,最近一项研究揭示,在被试想象自己用了被男同性恋者使用过的电话后,他们报告了更多洗手和洗嘴的身体净化需求(洗手和洗嘴可能在被试者心中有强烈的性象征意味),而不是清洗身体其他部位的需求。

不过有学者指出,由于西方宗教提倡原罪文化,当有强烈不道德行为时个体倾向于以洁净行为保持道德纯洁。由于东方提倡以耻感为特征的面子文化,当个体有强烈的不道德行为时,中国人倾向于通过掩饰、掩藏等方式以挽回面子。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任俊和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各自通过实验指出麦克白效应在中国人身上表现为道德掩饰行为,而非像西方文化中利用“洗手减轻罪恶感”。

由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授斯派克·W·S·李(Spike W.S. Lee)主导的一项实验则发现,当参与实验的人回忆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时,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人们以清洁双手减轻罪恶和愧疚感,而具有东亚文化背景的人们则以清洗脸部的行为减轻负罪感。在不道德行为发生后,东亚人特别钟爱洁面产品并不由自主地进行脸部清洗。

参考资料:

[1]《麦克白效应》 行走的Thinker/文 公众号:行走的Thinker

[2]《身体清洁意味着道德纯净?》CN1699/文 公众号:CN1699论文期刊和会议

[3]《洁净的身体让我们更加道德?》邓雅丹/文 公众号:组织行为研究

[4]《身体净化影响道德情感和行为》 夏福斌/文《中国社会科学报》

[5]《从文化角度看道德的纯洁性:把脸面擦干净》 Spike W.S.Lee/文 公众号:心律集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