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之爱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频繁换伴侣只是寻求新鲜感吗?
壹
有个理想的伴侣陪伴终老几乎是每个人美好的愿望,这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
在择偶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智要经历磨砺,我们必须抹平生命中不愿面对的创伤和失落,告别不切实际的玫瑰色幻想,放弃全能自恋的投射,从母婴融合的海洋般的经验中出来,方能把心安顿好,而有的人则踏上了频繁换伴侣的旅程。
经常换伴侣的人可能似乎永远处在恋爱中,他们在每一段关系中都极为投入,却又因没有找到对的人而不断地从一段关系跳到另一段关系。
在他们潜意识中,只有找到对的人,方能修复儿时所受到的创伤,比如幼时的情感被忽视或感到被父母抛弃。这种未解决的创伤往往会使他们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或有残缺。
他们可能会疯狂地从每段爱情关系中寻求肯定和认同,由于害怕再次被抛弃,感情中的一点不确定性会让他们焦虑和恐惧,这使他们去祈求、控制、讨好伴侣,故而他们看起来很粘人。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他们可能没有形成稳定持续的内在客体影像,从而只要伴侣不在身边就感到伴侣永远不会再回来,这是典型的分离焦虑。
一旦爱情结束,他们重新体验到被人抛弃的绝望,这种痛苦往往会驱使他们寻找下一个能修复他们创伤的人,就好像在不断重演他们早年经历的创伤故事一样。
贰
经常换伴侣又可能是自恋障碍的表现。
这类人群可能非常具有魅力﹝相貌、身材、智慧等﹞。他们激情四射地投入到一段理想化的关系中,而后把伴侣想象得完美至极,疯狂迅速地爱上对方。
然而,一旦伴侣不符合他设想出来的理想形象便迅速贬低和抛弃伴侣,以在新的关系中寻找理想伴侣。这类人给他人非常残酷的印象,而他们丝毫没有感觉到。他们实际上不是爱伴侣,而是爱上投射到伴侣身上理想化的自体和客体影像,这种理想化影像具有婴儿幻想出的全能完美的特点。
美国精神分析师布莱克曼就说,人际关系温情维度共有三种类别:自恋、需要满足和互相共情。自恋人的人只从自己的角度看世界。在这种原始的水平上,这个人不觉得别人与自己不同,而是从自己的幻想或欲望的角度错误地感知人类的反应。这样的人活在一种梦的世界里。海伦·瑞典的歌《德尔塔·道恩》描述了这种自恋性的功能,讲的是一个女人在小镇上徘徊多年,戴着一朵花,在等待旧情人﹝或许是想象中的情人﹞回来:“你的鲜花是什么?是昨日凋谢的玫瑰吗?你是说他今天会再来与你相见,带你去他心目中的公寓?”
叁
经常换伴侣的人可能是主张性爱分离的人。
然而,他们有时可能难以分清到底是因性了而爱还是因爱了而性,神经生物学研究已经表明性(激情)和爱(依恋)的大脑区域之间会发生交互作用,试图用意志和逻辑去分离性和爱基本行不通。
人类已经进化出了三个截然不同的大脑系统,用于交配和繁殖。一个是性的驱动力;第二个是强烈的、浪漫的爱的感觉;第三个是深深依恋的感觉。
生物人类学家和金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海伦·费舍尔费舍尔,对100多名处在热恋中的人进行了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大脑扫描。结果发现,在头8个月内坠入爱河的人(17人),大脑中与强烈的浪漫爱情感觉相关的区域活动频繁。那些恋爱时间长(比如8个月到17个月)的人,大脑中与深度依恋感相关的区域出现额外活动。
这个大脑扫描实验生动地告诉我们,大脑可以快速坠入爱河,可深度的依恋要时间。研究表明在性爱中,12对脑神经中至少有5对会被调动起来。对生殖器的任何刺激都可能触发多巴胺的活动,让人坠入爱河。高潮时会产生大量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这些是大脑中与深度依恋感有关的化学物质。
故而你可以和一个不喜欢、不尊重、不信任的人发生一夜情,可是你会触发大脑中浪漫爱情和依恋感的回路,然后突然就和错的人开始恋爱,激情过后可能会再度更换伴侣了。
最后要澄清一个问题:“是不是频繁更换伴侣的人都是病态的呢?”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只是想澄清每个人都可能面对更换伴侣的深层动力,因为即使处在稳定伴侣关系中的人,依然具有人类共同的创伤、局限和风险。
而频繁换伴侣依然有其他很多现实因素的考虑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这几乎难以罗列完毕,也无所谓对与错。不过,只要我们经过深层觉察体验和完善心智,那么哪怕我们经过了频繁更换伴侣的艰难过程,也会最大可能地找到理想中的伴侣。